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8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9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电潜泵温度场的准确计算对于设备的选型和正常生产意义重大。针对前人的方法往往没有考虑到压力对温度分布的耦合作用或仅仅假设生产系统中为单相流体的实际,建立了电潜泵举升系统  相似文献   
32.
特征提取是雷达目标识别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有效、稳健的特征是提高识别率的关键。核判别分析(KDA)是一种抽取非线性特征的有效方法,但它会因为奇异性问题而难以求解。基于子空间投影的思想,给出一种最优的核判别分析(OKDA)方法,用于对雷达目标的距离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基于核的非线性分类器对所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实现对雷达目标的识别。分别对仿真和实测距离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3.
针对纺纱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多、监测维度广导致的过程波动难以分析和纱线质量难以预测的难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多关联参数特征子空间的纺纱质量波动预测方法。首先分析影响纱线质量的关联参数之间关系,构造能够表征纱线质量波动的特征子空间;然后构建面向特征子空间的纱线质量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实现纱线质量智能预测。通过实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纱线质量的多关联参数波动规律,并能准确对纱线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4.
为了提高晶圆传输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和运动平稳性,课题组基于末端执行器的位姿调整对晶圆传输机器人进行了轨迹规划研究。首先,介绍了晶圆传输实验平台的机构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动静法对晶圆受力进行分析,得出加速度与位姿角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姿调整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并基于该算法实现了对末端执行器的轨迹规划;最后,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关键参数的求解和算法仿真,得到了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应用结果表明此轨迹规划可以在保证高度运动平稳的情况下提高晶圆传输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5.
针对当前房间空调器应用的制冷剂R22具有全球变暖潜能值高的缺点,课题组提出将R290和R600a以95%/5%的比例组成碳氢 混合工质来替代R22。以REFPROP 9.1为基础分析R22,R290和95% R290/5% R600a的环境及热物理性能,并在理论工况下进行计算;在某防爆实验室内,对R22房间 空调器使用3种制冷剂后在额定制冷、制热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额定制冷工况下,混合工质的输入功率比R22低17.31%,制冷量为R22 的85.85%;额定制热工况下,混合工质的输入功率仅为R22的80.58%,制热量比R22低8.72%;在2种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性能系数分别比R22高3.82%和13.26%。另 外,混合工质与R290的各项性能参数差别不大,而在制热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性能系数高于R290。综上,R290/R600a混合制冷剂性能优良,在房间空调器上具有替 代R22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环境温度在0 ℃以下的工程测试中,湿球纱布测量法因蒸馏水结冰会出现测量失真的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等湿加热的湿球温度计测法。[JP2]笔者首先阐释了计测湿球温度的原理;其次依据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湿球温度测量装置并用于实验;最后分析了该测量装置的不确定度,对比了计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环境温度0 ℃以上,计测得到的湿球温度与PT100铂电阻的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均在±0.1 ℃以内;环境温度0 ℃以下,计测得到的相对湿度与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均在±3%以内。该计测法满足替代测量要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7.
针对制丝生产工艺中松散回潮质量预测困难,出料中水的质量分数和出料温度波动大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结合知识图谱与深度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工人经验、技术标准文件、生产规范等当中抽取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出统一化的知识图谱数据库,然后通过词向量转换工具word2vec将知识图数据转换成可表示的二维向量,最后利用构建的BIGRU Attention KG模型进行预测、输出结果。经由案例验证表明所提出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实现了定性数据到定量数据再到定性输出的转换过程,为松散回潮质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为实现聚光光伏系统的高效跟踪作业,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太阳跟踪,且具有刚度高、解耦性好及结构简单特点的2 DOF U RRU RUS并联机构。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对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验证;其次,根据并联机构的几何约束条件构建了运动学逆解模型,并通过对速度雅克比矩阵进行分析可知该机构为解耦机构;然后,基于太阳方向角与机构欧拉角的映射关系,采用数值离散搜索法得到了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并提出了一种工作空间评价指标;最后,基于聚光光伏系统对并联跟踪机构的性能要求,以机构的灵巧度和工作空间指标为尺寸优化的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主动杆、从动杆和动平台的尺寸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并联机构的灵巧度和工作空间都有所提升。虽然优化后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在高度角为0°~30°的区域并未完全覆盖太阳轨迹区域,但未覆盖的面积集中在一天中辐照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39.
为了揭示TC4钛合金自由锻过程中相的演变规律,课题组建立了TC4钛合金的相变模型,对其成形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平均值和标准差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在700 ℃左右时,α相开始向β相发生转变,当达到1 000 ℃后,转变率达到100.0%直至加热结束;镦粗的最佳高径比为2.5,锻件对应的平行边距D=410 mm;锻件与模具接触处形成温度骤降区,首先发生β相到α+β相的转变,2相占比平均值呈相反演变趋势,标准差值为相同演变趋势。基于模拟的锻造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试验周期,提高产品合格率,本研究为大型钛合金自由锻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寻偏心振动磨的最佳工艺参数,达到减小乏能区、提高研磨效率的目的,以单筒偏心振动磨为研究对象,建立偏心 振动磨内部介质运动数学模型。借助于离散元素法颗粒系统分析软件EDEM,模拟不同振幅、频率组合下研磨介质与物料的运动状态。理论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系统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筒体以高频率连续振动,介质在磨腔内形成明确的动态回转质心,且随激振频率和振幅不同有所变化;研磨介质和物料混合过程中 ,振幅增大混合速度增加,但振幅过大时部分物料被甩到磨腔边缘,混合均匀度反而降低;当激振频率为16 Hz,振幅为10 mm时,介质运动范围较大,乏能区明 显减小,物料与研磨介质间接触力增加,研磨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激振频率和振幅等参数来获得更有利的研磨效果,提高研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