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容隐制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历史渊源,并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持续至清末民初, 但在现代,其长期被视为封建糟粕而遭否定。通过对中外容隐制度的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容隐制度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2.
以授权管理基础设施和公钥基础设施为基础,研究了单点访问系统的实现模型。这两种技术在单点访问系统中实现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控制功能。通过中间件的方式来实现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模型,并设计了相关的安全协议,对整个体系结构的安全做了简单分析。该技术可使现有应用做较少的修改就能实现一个安全、透明的单点访问系统。  相似文献   
93.
攻克巴士底狱为法国大革命开始之标志,长期以来是我国史学界普遍持有的观点。但笔者认为从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的本质意义出发,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资产阶级进行的与特权等级的斗争已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94.
小说官员形象的“官本位”意识的描写源自历史的“官本位”文化和现实官场中强烈的权力本位主义欲望的影响。绝大多数小说官员形象或多或少都有官本位意识 ,区别官员好坏的标准 ,不在于他们是否追逐权力 ,而在于他们是否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 ,以及对权力进行利己性操作。小说官员形象的“官本位”意识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刻意追求权力 ;一是肆意地扩张权力  相似文献   
95.
育种创新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障育种创新就需要完善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体系。正启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有关植物新品种权内容中对“农民特权”的具体规定较为模糊,导致农民超越“特权”而侵犯品种权人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即品种权人权利与“农民特权”一直存在博弈。建议通过界定享有自繁自用权利的主体、限制自繁自用的种植规模、限制自繁自用的品种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繁自用种子销售监管方案等措施完善“农民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96.
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秀生 《文史哲》2002,(2):147-150
官僚特权制度,官为贵的社会等级制度,一元的人才培育、选拔、激励制度,是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官本位思想弊害深重,既造成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科技、工商人才奇缺,又因官位资源稀缺,导致官场恶性竞争。推进社会多元发展,使社会精英多向分流,是克服官本位意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7.
都铎时期是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分水岭。这一时期民族国家形成,国民经济产生,国王成为全英格兰民族的领导者。国王利用手中的特权发展经济,专利、贸易特权等王室所颁赐的专属特权成为他们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都铎国王利用特许权增加了王室收入;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赶走了外国商人,扶植了本国商人;推动英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工业革命前的第一次高峰。为英国以后在海上取得商业霸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顾国平 《国际论坛》2013,(1):29-35,80
美国在对华经济政策中不仅动用了包括进口限制、出口扩张和汇率在内的经济武器,还使用了众多的非经济手段:经贸问题政治化;在贸易逆差和汇率等问题上移花接木,把中国作为美国自身经济问题的替罪羊;要求中国为全球经济平衡和美国的经济霸权承担更大责任;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等。美国不仅透过现实主义的视角审视对华经贸关系,强调相对收益,而且还以现行国际体系构建者的身份,充分利用体系赋予的特权和强势话语,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中国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9.
杨毅群  毛铠 《领导科学》2012,(19):15-16
领导干部的特权"合法"攫取社会利益,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以自身特权为依托,用看似"合法"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的行为。在种种特权的保护下,这些不当得利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一、特权"合法"攫取社会利益的表现形式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不当得利与合法攫取利益似乎是个伪命题。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伪命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甚至有大行其道、愈演愈烈的趋势。领导干部的特权之所以能以"合法"形式攫取社会利益,概而言  相似文献   
100.
证人作证制度的道德维度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杨 《兰州学刊》2007,1(2):123-126
证人作证制度是证据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证人作证率一直是各国立法努力的方向.然而证人本身也是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在道德维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证人制度也应当对这种需求予以考虑.而我国证人作证制度却未考虑到个体的道德需求,只是以一种圣人之德来对证人作证义务予以普遍性的要求.缺乏证人免证特权的规定,也就成为我国制约证人作证率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