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664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94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889篇
理论方法论   339篇
综合类   3572篇
社会学   438篇
统计学   13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犯罪人犯罪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国家和社会控制犯罪更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犯罪人的犯罪成本与国家、社会的犯罪控制成本以及二者之间呈动态平衡关系。摆正这些关系,才能为如何有效地进行犯罪控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2.
《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的第11条第1款所规定的“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不是经济犯罪,而是不作为犯罪,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不能说明或拒不说明其来源,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此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威信。从证据方面看,因我国刑事诉讼法实行无罪推定原则,被告人不负有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73.
黄泉路上无穷富。近几年来,死于非命的富豪们一个个抛下万贯家产,撒手人寰,留给人们的除了惋惜,还有警示。  相似文献   
74.
隐私是一种客观事实,具有客观性、相对性、非关联性、非褒贬性四个特征。认定隐私的标准是是否与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这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不包括权利主体“不愿公开”的主观因素。隐私权是一种支配权,它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四项权能。坚持隐私认定的客观标准,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75.
少林 《女性天地》2005,(5):32-33
邂逅情缘余味苦涩2002年7月的一天,穆伟平与田颖在火车上邂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田颖不仅开朗、活泼,而且外表出众、气质不凡。所以,穆伟平非常爱她。每当别人羡慕他找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朋友时,他都会从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但因为田颖  相似文献   
76.
新时期散文的客观制约因素从历史看背着传统因袭的重负,从时代看有着无心媚俗的孤独;文体内面临“家庭分化”的无奈,文体外难免“尺长寸短”的伤感。但仍取得了很大成绩。“智性散文”便是一大超越。它的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丰富真切的人生体验,机智深刻的哲理感悟,生动厚重的文化意蕴,行云流水的随意笔触等,其文化品位不可多得。  相似文献   
77.
78.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立法表达上适时地补足了法律规定的短板,回应了时代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各利益攸关方对共同问题的认知和反思不足、缺乏周期性评估和体系的再评估制度构建、“不确定性”导致激励不足、未成年人差异化特征难以类别化应对等问题。应回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建立有利于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通过循环反馈、动态调整的学习过程,建设基于共识的评估激励机制和基于多元治理网络的动态学习机制,协调各主体的合作行为,以破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多元治理实施等难题。  相似文献   
79.
我国现行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了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此后,司法解释和刑事立法对该罪的规定又几经变化,由于立法对客观方面规定得不够科学、明确,司法解释又没有准确解释出立法之内涵,使得人们对这一危害行为在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一定分歧。要准确认定该罪,有必要对其客观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本文拟就挪用公款罪客观表现中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80.
为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犯罪动态化的需要,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我国警方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实践“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现代警务模式下的犯罪情报应用应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理念指导下从应用的主体、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的途径和方法上突破传统警务模式下的情报应用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