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4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41.
哈尔滨犹太人人口、国籍和职业构成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898年第一个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后,便有大批犹太人不断移入,到1906--1908年出现第一次高潮,达6 000人.到1920年,移入哈尔滨犹太人达2万人,为哈尔滨犹太人移民最多时期.移入哈尔滨的犹太人多数为俄罗斯国籍,其余为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法国等国籍.哈尔滨犹太人在房地产业和工商业经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教授、律师、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及文化艺术界领域中,犹太人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42.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艳兵 《东方论坛》2006,(1):26-31,44
卡夫卡无疑是一个西方作家,但他对东方文化,譬如日本艺术、印度宗教,尤其是中国文化却情有独钟,他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但他一直生活在基督徒中间,他不信犹太教,但对基督教思想却有着深刻的体悟和亲和性;他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并用德语写作的作家,尽管他对德语的掌握和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在德语中却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生活在绝大多数人说捷克语的欧洲城市布拉格,他在家里经常使用捷克语,他还学过英语、法语、意大利和意第绪语,他渴望在犹太语中找到自己的家,但他最终却未能如愿。全部的文化冲突几乎总是以语言为依托的,卡夫卡由于如此深刻地体悟了语言的冲突和困境,因此,他对文化冲突的描述和表现总是和语言问题连在一起,而这又使得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非常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意义。  相似文献   
43.
狄更斯在其第二部小说《雾都孤儿》和最后一部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的犹太人物形象——恶棍费金和绅士瑞亚先生。费金的肮脏丑陋、讨好巴结、吝啬贪婪以及残忍恶毒,与瑞亚的温和优雅、自尊坚定、追求平和以及同情友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背后所反映的,一方面是英国社会对犹太人的盲目偏见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反犹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丑化犹太人的典型模式;另一方面是作为人道主义作家的狄更斯刻意进行的犹太人形象颠覆,狄更斯为自己、也为整个犹太民族进行了正名。  相似文献   
44.
杨静 《北方论丛》2017,(1):114-1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下,美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型,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东、 南欧外来女性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洪流中,俄裔犹太女性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从俄裔犹太女性移民美国动因看,俄国频频爆发的反犹太暴力事件是促使犹太女性移民美国的直接动因,此外,俄裔犹太女性还长期遭受来自于俄国和本民族社会、 经济和文化压迫,在美国诸多吸引因素的刺激下,最终导致了该时期俄裔犹太移民女性移民美国的高潮.  相似文献   
45.
族裔散居理论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社会和经济的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身份政治、归化、双重意识等问题.作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术语和概念,引起了当下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简要讨论的同时,探讨一下其应用于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美国主要裔族文学所承受的重压是美国主要裔族遭受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真实写照。美国华裔文学中"赵健秀和汤亭亭之争"和美国黑人文学中"鲍德温对赖特的反目"是裔族作家在美国主流社会对各裔族文学施加重负的环境里,在引领各裔族文学试图挤入主流文学并承担各裔族文学生存和发展重任的过程中因采纳不同的路线争议所致:前者表现为坚持裔族属性的二元对立还是二元融合;后者表现为坚持暴力反抗还是温和手段。承受重负的美国犹太文学引发了一批美国犹太作家对契约论的质疑,他们的质疑虽然含有号召犹太民族理性地、能动地看待上帝、反思自我的意图,但核心意图在于揭露宪法和法律形式比较健全的美国撕毁了美国主流社会与美国犹太民族之间的契约。  相似文献   
47.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榕的作品反复体现了他对传统犹太宗教伦理的矛盾和困惑.<傻瓜吉姆佩尔>和<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体现了多元化家庭宗教环境和斯宾诺莎学说对他的影响,并揭示了辛格心中的两个迦南:精神层面上的迦南和世俗层面上的迦南.  相似文献   
48.
戴炜 《兰州学刊》2008,(Z1):134-137
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的世界历史的"轴心期"的概念里,犹太人所创立的以犹太教为主旨内容的希伯来文明和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一样成为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源头;探讨轴心期产生的犹太教对后世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可以看出三者同属犹太系宗教的范畴;根据汤因比提出的三种文明解体的模式分析当今世界的格局,可以发现美国似乎正在成为罗马帝国的翻版,而道德至上的中华文明的复兴则给世界的美好未来带来了一丝希望之光。同时,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属犹太系宗教,有着很多根本的相同点,所以在人类要共同面对生存危机的条件下也许可以实现和解而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49.
拿破仑时期的犹太人政策是犹太历史上一个重大内容,他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和平等的资本主义原则,给予了法国犹太人平等的公民权利,在对欧洲的一系列战争中又把这个原则带给欧洲各国,对欧洲犹太人的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尤太民族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汉语中称呼尤太民族的译名也多种多样。不同的汉语译名,是不同时代的反映。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一直通行"犹太"这个译名;现在,"尤太"这个新的译名脱颖而出。新译名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尤太民族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