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62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190篇
人才学   172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819篇
理论方法论   244篇
综合类   3198篇
社会学   900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41.
正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为世人所公认,以至于不少人认为,在以色列生活需要有很高的智商,甚至得耍点小聪明。其实。生活在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国家里,只需要根据别人给出的各种提示,按部就班。生活便会很方便。我在以色列住过一段时日,对  相似文献   
142.
铁凝的两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和《大浴女》的成长主题引发人们关注,虽然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相差10年,但成长主题是相似的。西方成长小说主要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反映主人公虽然遇到一系列的挫折和成长的烦恼,但自我精神却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在铁凝的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是通过自我审视使自我精神逐渐与庸俗相融合的过程。与西方的...  相似文献   
143.
纳博科夫是一位视觉艺术大师,这是理解其小说创作的关键.纳博科夫反复声明自己天生是画家,具有特殊的听音辨色的“色彩听觉”天赋,其作品运用文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艳丽色彩.纳博科夫对古往今来欧美列国的画家画作了然于心,其创作过程即如作画般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毫泼墨,实践着“诗如画”的书写传统.除了斑斓的五彩世界与绘画般的文字书写,纳博科夫的小说还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技巧.在文字与视觉艺术之间,纳博科夫自觉且自如地进行着空间书写.  相似文献   
144.
正行草书法虚实相映,厚重沉稳中有激越之锋芒。中国抽象画在于意境,色彩融合无间传达弦外之音;微雕淬炼耐性,心细如尘又气势如虹。一个人能兼善这样三种技法,心智与胸襟应当是不同凡响的。  相似文献   
145.
新媒介在农村地区迅速发展,不仅为女农民群体带来了日常生活的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地域的界限,使女农民群体地缘和血缘关系松散并转变为以业缘为主的关系.同时,促进了农村地区权力模式的改变,促进了女农民的群体意识.但是,新媒介的发展对于女农民的身份认同带来了阻碍,对女农民的角色变迁产生了影响.笔者主要研究新媒介背景下的女农民身份认同,针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6.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在转折期(1912—1936),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尤其是现代女性视角的向外观照与向内审视的结合,表现了现代旧体诗词中女性意识的深化。在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向外进一步拓展宏大叙事与抒情,向内进一步审视母女关系和女性身体,思想与艺术趋于成熟。及至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在1977年以来的复兴期,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7.
从儒学衍生出来的儒家德育方法通过"以文化人""仁之实""仁之方"等内涵表现出浓郁的人文特性,从而倡导一种集人、文、教、养、爱、理、知、行于一的寓教于养、寓养于教、有教有养、教养合一的人格养成观。这一人格观通过对主体现实生活的肯定、仁爱情感的激发、德性行为的践行以及社会人文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而充满温情的方式,有力、有效、有爱地弥补了当前人格养成教育的不足,彰显了中华人格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8.
当前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在履职时存在着多方面的角色困惑,这些角色困惑的产生与社会互动的多种因素有关。要帮助她们走出角色困惑,必须着眼于改善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社会互动。从政府层面来说就是建立并完善与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互动机制和渠道;从学校和培训部门的层面来说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人才培养脱离实际、缺乏角色社会互动的做法;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要强化社会的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49.
无论在中西方,婚恋都是可以深刻反映人性的重要主题。张爱玲与简·奥斯汀在创作时都采用了女性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她们对爱情、婚恋观以及社会意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但是两个人独特的性格决定了她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奥斯汀凭借理智来理解社会,张爱玲通过情感来理解社会。从而造就了她们不同的写作风格。《傲慢与偏见》与《倾城之恋》是简·奥斯汀与张爱玲表达婚恋观的典型代表作品。虽然存在创作背景和创作角度的差异性,但是在婚恋观上却不乏有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描述了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里,男性在当时拥有绝对权利,而女性只能是通过婚姻的形式来依附于他们。与传统的观念不同,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对女性的婚恋观有新的看法。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重点分析《傲慢与偏见》和《倾城之恋》中伊丽莎白和白流苏的爱情婚姻及其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两位主人公婚恋观。透过婚恋观,论述在男性至上的的年代奥斯汀和张爱玲塑造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人物共性。其实两个主人公也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写照,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的对比作出些许贡献,也可以通过本文深入的对比研究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婚姻与爱情观。  相似文献   
150.
佚名 《东西南北》2011,(19):65-67
他先娶姨妈再娶表妹,竞选过总统,把文豪马尔克斯打个乌眼青,2010年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