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7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2篇 |
劳动科学 | 26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22篇 |
人口学 | 26篇 |
丛书文集 | 272篇 |
理论方法论 | 975篇 |
综合类 | 538篇 |
社会学 | 233篇 |
统计学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188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96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对之制定特殊的社会福利政策。传统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是一种消极性与消费型的残疾人福利制度。必须从积极福利视角,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快残疾人由生存型保障到发展型福利转变的进程。有必要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以积极福利理念,优化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变事后型、补救型、消极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事先型、预防型、积极型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42.
随着中国进入到普惠型社会福利时代,社会福利资金损失即福利漏洞则迅速增加,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福利漏洞可分为不同的形态;福利漏洞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如福利管理相对粗放、政策设计不合理、违规行为惩罚力度较小以及文化惯习的负面影响等;福利漏洞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引发福利资金紧张以及制度信任危机等问风险;治理措施包括福利制度的一元化和网络化、对违规给予相应的惩罚、完善建立福利标准以及改善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43.
房地产业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但房地产的开发经营及消费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的效应,即房地产外部性问题.只要存在房地产外部性,就会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负面影响,使市场机制运转出现低效率,从而降低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可采取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房地产外部性问题.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憾. 相似文献
44.
一、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所经历的社会福利体系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当经济发展的水平超越了人均国民产值6000美元的阶段之后,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将会逐渐加大,并开始构建起各自的福利国家体系.在英国,其人均GDP在上世纪40年代已达到6000美元之上(以国际元即G-KD美元作为衡量单位),而正是在这个时候,贝弗里奇提出了"福利国家"的理念. 相似文献
45.
起源于北美地区的生命历程理论,被国内学界熟知已有数年,但时至今日,尚无一人以这一视角对社会福利体系进行全景式考察与研究.必须跳出社会福利传统研究的视域局限,转换研究视角,以人的生命历程为研究线索,通过关注江苏省儿童、妇女、老年人等不同生命阶段的福利需求及满足现状,通过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多维度多面向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架构,并以一数据模型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46.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既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主题,也是当今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话语."生产主义"概念分为狭义生产主义、广义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狭义生产主义是和"消费主义"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重生产轻消费的社会体制及其发展模式.广义生产主义中的"生产"是指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完整运行体系,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故广义生产主义也可称为泛生产主义或泛消费主义.生产主义意识形态通常表述为"经济决定论"、"经济主义"或"历史决定论",其核心是用"物质生产"活动说明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道路及形态.其实践中的意识形态内容主要有三,即资源无限的"自然"理念、欲望为本的"人性"理念、经济制导的"发展"理念.研究生产主义不只是我们与当今马克思主义流派(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对话的概念基础,也是我们开展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47.
社会安全网: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福利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福利需求差异很大,而且不同阶层的福利满足程度也不同.在此背景下,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不但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还是有序社会流动的制度基础,同时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阶层结构.中国社会福利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社会不平等,而非自然不平等;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不是简单的类群集合体,而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分层特征,形成网状福利结构;社会福利的制度设计要具有弹性,不能成为阶层间社会流动的障碍;社会福利的制度设计还要根据社会分层的地位获得情况,充分考虑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8.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权益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或者自身先天生理缺陷等因素,儿童群体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困境儿童的特殊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困境儿童问题的不断突出,对该群体的救助和保护已然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困境儿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应的梳理,准确把握学术界对困境儿童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文章首先讨论了NP1+给+NP2+NP3格式中动词"给"的三个论元为非典型性形式时构成的双宾句式内部的"典型性"和张伯江(1999)归纳的现场给予类、瞬时抛物类、远程给予类三类双宾句式内部的"典型性",然后讨论了NP1、NP2、NP3为非典型性形式时构成的双宾句式和张伯江(1999)所归纳的三类双宾句式之间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50.
从科学理性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然而它在当今科技时代却陷入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它难以直接地正面回答这一时代的现实问题.这一困境的产生,既有理论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技时代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对象域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精神生产领域特别是科技生产领域,将价值创造的主体从在企业现场进行劳动的"狭义的工人阶级"扩展到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义的工人阶级";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简化掉"和"抽象掉"的以复杂脑力付出为主的科技劳动因素凸现出来,并根据科技时代的基本特征重新加以整合,将其发展为与科技时代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