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代哲学对人的荒诞性地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主体的异化与失落。其中荒诞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在中国文革后被引入文学艺术之中,第五类人正是该文化哲学背景下的产物。一是“第五类人”实则不仅是指政治文化的边缘地带,也只称那些在两边都不属于的民族文化边缘地带,做貌似轻松流浪的人群,尤其是指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城市背景中的草原民族后裔。二是作家庆胜尾随王朔共同完成了当代中国文学中痞子形象的塑造。第五类人的言行洋溢着戏虐、反叛、自我作践又作践他者的残忍之光。所谓“黑色修辞风暴”可概括为酷语、色语、秽语,代表着痞子文化内在的美学欲望。三是第五类人总“在路上”,不仅出于游牧血统的基因传承。也出于现代人欲冲出平庸恶俗环境,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  相似文献   
62.
提起现在的中国文坛,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走人困境”,作品的阅读越来越局限于小圈子,失去了对公众的影响力。文坛之事即使暂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那也是针对某些作家的行为,比如王朔为《我的千岁寒》的出版而进行的自我炒作,而并不是针对他们的作品。像这本书的实际销量就与预期差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对文学尚存一丝热爱的人都会考虑一个问题:中国文学为何走人困境?  相似文献   
63.
作为中国早期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品,郁达夫的《沉沦》的主题经常被解读为爱国主义。在这个文本内部确实存在把爱国主义话语作为一种超级能指的倾向。以此为代表的留学生文学,以及当代的后殖民主义批评都存在这种倾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王朔的小说《许爷》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小说的小说,它通过讲述一个留学生故事,质疑了留学生文学中爱国主义话语背后情感的真实性,因而实际上解构了这种故事的主题和文体。通过考察王朔与郁达夫作品之间的对话,结合对当前中国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观察,可以发现现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的复杂性。王朔与郁达夫的对话,就不是一个带有偶然性与任意性的建构,而是一种有关中国人新的身份话语模式与旧的话语模式之间的对话,这种新的身份话语模式不但反映了中国人身份意识的变化,而且有可能颠覆留学生文学这种特定的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64.
于晓风 《东岳论丛》2006,27(3):198-199
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学术、经验,并不一定诞生在物质生产力水平最发达的地区。我们的国度并不富裕,但是,她终究背负着五千年光辉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她是豁达的,这豁达,包容了无限的可能性。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为我们的文化骄傲,因为即使是最普通的“大众”,也同样具有着最前卫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5.
王朔是内地作家中作品改编电影最多的,他的文本与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艺术很是契合。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以及并非改编自其小说但受其影响的"后王朔电影",具有情节的假定性和语言的狂欢广场性特征,由此建构了一种狂欢式的"第二种生活"。同时这些作品又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和主流作了必要的回归。  相似文献   
66.
王朔在文学道路上至少有过三个方面的转型,即创作理念由读者至上转变为取悦自我,创作内容由颠覆传统转变为依归传统,创作领域由文学创作转变为文化批评。这是王朔在自我批判中的蜕变与新生,作家为转型付出的努力值得尊敬,尤其是作家自觉的转型,对作家的这种努力,文学批评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7.
顽主系列小说在王朔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王朔本人的红小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笔下的顽主群体。本文从还原红小兵和顽主入手,揭示在王朔小说的建构下,从红小兵到顽主的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68.
现代市场经济语境中的文学悖论--王朔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朔是现代市场经济与传播媒介的宁馨儿 ,他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炒作文学 ,对传统文化中僵化的东西进行了解构 ,但这种解构本身也带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并导致其价值观呈现出一种悖论倾向 ;“王朔现象”代表着现代商业文化的产生 ,表现出当代部分青年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倾斜与断裂 ,标志着现代文化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69.
从美国金斯伯格的"垮掉一代"到中国的"王朔现象",从"迷惘一代"到"痞子文学",从金斯伯格的《嚎叫》到"下半身"的《打炮》,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类比与对比,系统阐述了美国作家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及其所代表的"垮掉一代"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渗透与影响,分析了我国文坛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0.
王朔小说中存在着几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反讽",包括主题级反讽、情境反讽、语辞性反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