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8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310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787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867篇
理论方法论   352篇
综合类   3339篇
社会学   380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琼州学院学报》2018,(1):29-33
文化的共生和包容是中国与东盟交往的基本属性,为双方消解了分歧与误解,文化认同是其共有价值体系的基础。夯实新海丝路的建设其重点在于文化先行,中国和东盟各国必须在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下形成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互为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构建和平、友谊、和谐的中国-东盟关系,最终达成与新海丝路沿线各国的利益交融,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中国-东盟区域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凡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与孤独、疾病与死亡的故事。主人公作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与美国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显得格外孤独与痛苦,这种孤独个体的特性也贯穿了其一生。与此同时,在他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特点,即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主人公追寻的身份认同正是当代美国人普遍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普遍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3.
14.
15.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探寻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夏娃、秀拉和奈尔 ,揭示了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从认同男性主体意识到反抗男权社会再到超越女性传统命运  相似文献   
17.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也必然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题就是努力创新,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目标、内容、模式等诸方面进行调整,以发挥强大的社会整合作用,重建社会认同,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泰山封禅,泰山成为他"朕"一人的天的认同、天下之君的国家认同、作为"传之无穷"的永恒的时间认同等诉求的符号表征。通过汉代人尤其是《史记》对泰山封禅的集体记忆的形塑,泰山成为一个受命于天易姓而王、天下认同、永恒不死和权力合法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旧王朝的交替中,投降的明朝封建士大夫被称之为"贰臣",是王朝的"变节者"。他们仕清并非为了苟且偷生,在内心的深处仍有对前朝的眷念。晚年他们参与了王朝的改革,在引导满洲进入高层次的汉族文明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满洲贵族眼里,这些"变节者"仍是异类,因此在朝廷中备受排挤和打压。然而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去考虑对他们的评价,在整体上还是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文化的同源性、共同发展过程的建构和欧盟文化政策的强化等因素,欧洲文化认同得以形成,这种认同是欧洲一体化得以实施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但因民族国家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危机对一体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制约着一体化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