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15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9篇
理论方法论   178篇
综合类   1327篇
社会学   637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腾 《生存》2020,(5):0149-0149
混龄教育近年来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培养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良这一公认的难题。文章简述了混龄户外游戏活动在我国的具体运用价值,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具体开展策略。  相似文献   
82.
罗莹莹 《生存》2020,(8):0029-0029
本文主要探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课程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幼儿园游戏课程体系的积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幼儿园游戏课程体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3.
孙宏玉 《生存》2020,(3):0128-0128
游戏是学龄前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是幼儿活动思维认知的有效手段。我们知道,儿童有天性热爱游戏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游戏,充分利用游戏开展幼儿认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幼儿认知能力。文章围绕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幼儿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玩中学"历来是基础教育提倡的一种形式,游戏化学习就是其中研究较多的课题之一。怎样进行游戏化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一些游戏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演示游戏、将通俗媒体(武侠小说、影视等)作为游戏的情境素材、将曲艺形式搬上化学课堂等。  相似文献   
85.
教学游戏设计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通过教学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游戏需要。本文主要从初中英语教学游戏设计的内涵出发,探讨今后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游戏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指导下,论述了小组游戏竞赛的缘起、现状、概念特点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小组竞赛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创新性思维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7.
儿童主体性就是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意志和发展要求支配自己和行为,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和创新的内在需求。文章立足海丝文化,围绕以《千辛万苦海丝路》的原创故事剧开展幼儿主体性活动。从故事剧主题发生的背景以及由来进行分析,从游戏中展示自主创编的故事情节和在特色区记录自主创编的角色对话两个方面,阐述故事剧创编中突显幼儿的主体性,从主动竞演故事角色,设计创意性肢体语言,自制表演道具、自主布置表演场四个方面阐述在故事剧表演中突显幼儿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以6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游戏检核表》对其社会戏剧游戏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6岁幼儿角色扮演、口语交流、互动和同伴支持水平高,游戏时间充分;但物品假装、如何进入游戏小组、问题解决和轮流技能较低。教师应通过明确自身角色、丰富幼儿游戏材料和经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戏剧游戏发展。  相似文献   
89.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重要的游戏类型,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接触角色,在游戏的体验中感知生活,最后在游戏和生活中得以发展。但当前角色游戏在实施中的种种现状,使得幼儿有游戏之“心”、有扮演之“意”,却不得角色游戏之“全部”。对此,教育者需要运用“身边景”,选择“身边事”,联系“身边物”,关注“生活用”,创设以“真”为本的游戏环境,善抓“童心童眼”的游戏事件,提供能够自由创造的游戏材料,总结回归“本源”的游戏经验,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尽情遨游,在遨游中成长。  相似文献   
90.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