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327篇 |
免费 | 1703篇 |
国内免费 | 43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153篇 |
劳动科学 | 601篇 |
民族学 | 760篇 |
人才学 | 1416篇 |
人口学 | 600篇 |
丛书文集 | 13817篇 |
理论方法论 | 2705篇 |
综合类 | 28452篇 |
社会学 | 4224篇 |
统计学 | 27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1143篇 |
2023年 | 2441篇 |
2022年 | 2494篇 |
2021年 | 3191篇 |
2020年 | 2856篇 |
2019年 | 2131篇 |
2018年 | 869篇 |
2017年 | 1372篇 |
2016年 | 1691篇 |
2015年 | 2566篇 |
2014年 | 5041篇 |
2013年 | 3682篇 |
2012年 | 3991篇 |
2011年 | 4322篇 |
2010年 | 3960篇 |
2009年 | 4522篇 |
2008年 | 4441篇 |
2007年 | 3321篇 |
2006年 | 2851篇 |
2005年 | 2757篇 |
2004年 | 2221篇 |
2003年 | 2074篇 |
2002年 | 1821篇 |
2001年 | 1492篇 |
2000年 | 1061篇 |
1999年 | 471篇 |
1998年 | 197篇 |
1997年 | 143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龙玉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04-507
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社会保障的多元主体充分整合和运用各类社会保障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完善,提高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社会保障效用的最大化。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不同主体平等参与、合作共治。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应对各种社会保障问题、风险与挑战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保障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12.
从"3R"原则出发,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准则,具体设计了18个评价指标,并使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打分,建立了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要素权重,为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建立了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减量化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3R"循环经济的首要条件,在较少的资源投入下最大实现效益,通过消耗更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13.
刘亚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7-81
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大股东和股权集中度的存在又为公司的有效治理蒙上了一层面纱。约束大股东行为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现阶段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而公司声誉通过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性经营,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一个有效机制。选取中国2011—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法分别对大股东侵占和公司声誉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的侵占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公司的良好声誉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14.
薛桂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1):42-47
传统的环境风险治理,主要采取的是基于“常规科学”方法的技治主义模式,旨在以“技术统治论”寻求关于风险的确定性、真理性的科学结论。当前,科学已经进入“后常规”时代,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程度极大提高,原有的“常规科学”方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其合理性,技治主义治理模式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显现。应充分认识“后常规科学”的特点,适当调整权威式、中心式的精英决策过程,超越技治主义误区,建构多元开放型的科学家-政府-公众联合治理模式,才能真正提高环境风险治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915.
朱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87-94,128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被视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加速器。而混合所有制并非新提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混合经济的思想。文章认为当下重提混合所有制是为了巩固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混合所有制不是“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的零和博弈,而是可以实现“国民共进”的正和博弈。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应用正和博弈的思维看待混合所有制改革,采取渐进分类分拆的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16.
张关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鼓励下,在日本政府对于清洁能源尤其是光伏行业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光伏企业涌入日本市场.但由于日本政策、市场以及人文的特殊性,许多中国光伏企业的日本投资之路并不顺畅.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日本的经济现状、能源政策、光伏市场、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及社会文化共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日本投资光伏产业所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17.
侯胜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69-170
网络信息资源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组织,使信息价值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便成了当今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目前网络信息主要是用传统文献信息的组织方法进行分类组织。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传统的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必须做适当的调整,才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网络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8.
西安周边农村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区域环境问题的善治上,引入体现生态文明的生态文化,是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揭示该区域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问题产生的症结在于代表生态文明的环境文化的缺失.为此,应在厘清生态文明内涵、结构等的基础上,对农村环境文化的构建从突出地域性、突出重点、矫正观念等方面入手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919.
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环境优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群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65
确立环境优先的基本原则是当今环境法的发展趋势。环境优先原则源于人类在环境伦理上的成熟,它是人类在环境危机前的必然选择。环境法确立环境优先的基本原则,符合环境法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对预防和减少环境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0.
中国环境司法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
即使限于传统法框架,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环境纠纷也很难进入诉讼程序;即使进入诉讼程序,也很难获得公正救济.这与司法独立缺位、司法能力不足以及司法定位局限有关.在对司法机关突破束缚寄予更高期待的同时,维护法律尊严、坚守正义防线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