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8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宴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北京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解决发  相似文献   
182.
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呈现出相对优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压力最大,其次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最小;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3.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呈现出相对优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压力最大,其次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最小;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耍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在不同层次上的人力资源使用上,实现共享与互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4.
近代以来重新构筑跨省的经济区域,除了经济区域的基本要素之外,注重区域内部的同一性和区域之间的特殊性,是考量经济区域重组的方法和尺度.本文以近代环渤海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区域重组趋势,认为尽管经济区域重组的步伐加快,但尚未形成环渤海经济区域;经济区域重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正视该地区仍然是三个经济区域的现实,正确把握各省市在环渤海地区的定位,创造具有同一性的环境,形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85.
张松林  姚衍  汪四旺 《城市》2009,(9):67-69
天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我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由于天津毗邻北京,开放较早,南北荟萃,华洋杂居,经济繁荣,自清末以来许多满清遗老、军政要人、中外知名人士纷纷落户天津。“五大道”地区由此成为首选之地。先后建立起花园别墅、高级公寓,里巷式住宅也同时兴建,  相似文献   
186.
物流历史概念是建立在交叉学科基础上并首次在史学界提出的新课题.传统史学没有物流概念,但物流活动却自有人类开始就已经存在.物流是现时代概念,但现代物流不研究古代物流.运用物流学理论总结物流历史活动是史学研究的新角度、新方向.提出环渤海物流历史文化圈理论,并在这个理论视角下,研究妈祖文化在北方的接受与传播,将会总结出一些规律性、根本性认识,从而开辟了妈祖文化传播研究一个新视域.  相似文献   
187.
文章基于环渤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薪酬水平、异质型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全样本、环渤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范围内提高薪酬水平均可促进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产生了正向的中介效应;进一步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发现,高级人力资本在薪酬水平影响两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皆发挥了积极的中介作用,但初级和中级人力资本在两个区域中发挥中介作用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88.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一流港口的建设要求和环渤海港口群的发展目标,构建了包括港口运营能力、集疏运体系、企业财务状况、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和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港口综合竞争力水平和进展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在综合竞争力分项指标方面,山东港口集团在运营能力、集疏运体系、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四项指标排名第一,合并计算的河北港口在企业财务状况方面排名第一,天津港口集团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数排名第一。结合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和进展,研究发现,港产城协同度低是制约环渤海港口集团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共性因素,集疏运体系不完善是河北、辽宁和天津港口面临的共性问题。此外,河北和辽宁港口还应该提升集装箱运营能力,增强地方经济对港口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该研究可以使港口管理部门清晰把握环渤海地区港口集团的竞争力水平,为制定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