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04篇
理论方法论   354篇
综合类   2297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32.
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曾经作为西方现代文化乌托邦精神的象征,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先后出现了"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孔夫子的中国"三种形象类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马可·波罗时代强调的是物质上富强的中国形象,门多萨时代强调的是制度上完善的中国形象,伏尔泰时代强调的则是一个思想上具有深刻启蒙意义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性经验中纵深研究中国形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性是一个跨文化空间生成的概念,正如中国现代性离不开西方的启蒙,西方现代性中也有中国灵感.  相似文献   
33.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与主流社会学理论相融合的路径考察社会性别理论的逻辑,从政治权力、社会地位、功能和财富以及文化三条线索展开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旨在揭示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图景。  相似文献   
34.
民族文化、国家权力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下全球化运动中,全球化、国家权力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试说明:当下的全球化运动无法在国家权力之外运行,只能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中执行.因而,此前所幻想过的种种美妙的图景,诸如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力量实现最优化配置的政治全球化以及使各个民族文化获得最为充分的发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等等,都将由于国家利益这个藩篱而步履蹒珊.全球化绕不开国家权力,民族文化同样摆脱不掉国家权力.现实地说,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一种途径,在国家权力之外进行全球化,或者民族文化推开国家权力,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5.
民族艺术展演空间的建构是与民族艺术展演文本的生成紧密相联的,两者同时并进,互补互动。不同样式的展演文本需要不同形式的展演空间,同样,不同特质的展演空间适合不同审美风格的展演文本。受制于展演文本内容的复杂性特点,展演空间的建构因而也显得复杂。它是在对既有文化符号和形式进行陌生化结构重组的基础上,将原本作为自然村落的物理空间转换为置于"他者"视野中的文化世界,使得展演空间呈现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和充满现代性追求意念的审美消费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36.
本文围绕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国家形态、民族学和中国的现代性、殖民主义和中国民族学等三个论题,结合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史,对中国民族学知识的发展及其性质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反思。其中,对民族学知识中国形态的发展及其学术价值所作的细致分析,以及对现代性和殖民主义在中国民族学发展上的影响所给予的分析和评价,对理解中国民族学史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37.
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关系中展开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观念的重要走向之一。这样的走向当中包含了对于诗歌观念与诗学理论的较为复杂的思考,而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在提供其强大的思想动力与观念支持的同时,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偏离与改写的过程中。这有可能指向某种本土化观念建构与诗学话语的独立和对于当代诗歌的历史本质的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38.
现代性批判是生存实践活动的自我批判,因而是超越认识论的存在论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并不是诉诸于抽象的人本主义应然逻辑,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现代性问题并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而是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产物。所以,扬弃现实异化的可能性及途径是社会生活本身给出的课题,不是站在历史之外所能设定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以西方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两种哲学运动为背景,探讨20世纪土家族近现代哲学运动中的问题与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与20世纪整个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背景相一致的,在现代知识分子和现代意识生成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多种思潮及相应的哲学问题,其中在五四前后期还形成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多种哲学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整个中国现代哲学运动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转型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0.
周文依据自身的军旅体验和生活记忆,创作了许多以川康边地为背景的小说,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怒和对底层士兵、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批判了军阈统治的罪恶和边民的国民劣根性,展示了一个左翼作家的良知、理性和内敛的革命意识.由此,周文和他的川康边地忆叙具有了现代性的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