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63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1053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每当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师的催促下,不得不完成.因此,学生的作文质量就不高,言之无物,内容空泛.即使有几篇稍好的文章,也是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占有的作文材料太少.因此,要让学生把文章写好,就应首先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材料,占有材料,筛选材料,积累材料.这样,作文自然就会有好的效果.那么,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做到搜集材料,占有材料,从而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作文材料的来源应重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
骨法用笔,自古已然.线条是中国书法的惟一语言和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本文指出线条的形上基础主要源于老庄、<周易>哲学,玄--变--朴是书画家感应天地万物阴阳运转、生化不息而归于大和谐的宇宙秩序,参"玄"以体道、悟道,在线条的创造中求"变"以证道、显道,进而返"朴"以得道、弘道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93.
94.
吕进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他从理解诗歌作品和诗学精髓出发 ,通过对优秀作品和其他诗学主张的全面打量 ,以诗歌的视点特征、语言方式为核心 ,提出并建构了独特的现代诗学体系 ,即新诗文体学体系。吕进的诗学体系以新诗的内部研究为中心 ,将古今融合、中外交织 ,切近新诗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是对中国诗学所进行的既求实又创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95.
本文用OGY方法研究了二维映象的混沌控制.计算机模拟表明,OGY参数微调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沌运动向周期运动的转变,混沌暂态时间的长短敏感地依赖于系统的初始状态,还用模拟噪声讨论了混沌控制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6.
《论语·述而》"文莫"句诠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文莫"二字为千古疑词.或以"文不"、"侔莫"释之,或以"疑辞"释之,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莫"字当为"其"字之讹,"文莫吾犹人也",即"文,则吾犹人也".  相似文献   
97.
作为六朝三大画家之一的顾恺之在绘画领域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以形写神”论的实质内容及其形成的深厚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8.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9.
“翻译腔”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理解之误和表达之误所致,"翻译腔"表现各异.作者认为,在英汉翻译中,只有努力钻研原作,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表达符合译语语言习惯,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可接受性,消除"翻译腔".  相似文献   
100.
“离形得似”与“以形写神”(上篇)相对应,构成了中国艺术形神论中的有神论一派。对此,较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的是庄子,到唐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充实。“离形得似”的审美内涵有三:一是反对把形似作为神似的基础,不认为形似与神似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是主张由内而外,以神写形,追求“不似似之”的变形效果。二是在艺术形象创造上强调以“真”为核心,侧重于主体内在精神的对象化。这在今天仍有其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