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48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117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98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432篇
社会学   303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高一矮的两个建筑之间由正在慢速运转的旋梯连接,而这便是艺术家沈远构筑的"天梯"。顶着7月酷暑,沈远个展"天梯"在798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开幕。除了大型装置作品"天梯"外,该展还亮相了"南岭史1957—2005"、"香料"等几件新作,沈远称自己希望通过天梯这一作品反思当前的建筑速度、建筑繁荣攀比现象。"天梯"直指建筑"...  相似文献   
52.
叶小露 《职业》2012,(14):172
一、机械制造实践课程的内容、特点、性质及作用,1.课程内容及其特点,机械制造实践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生产现场管理,钳、车、铣、刨、磨及普通电工等传统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铸工、钳工、焊工及钢的热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特种加工、数控加工等制造技术前沿与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53.
近几年建设行业发展迅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本文就如何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54.
陈传忠 《职业》2012,(6):75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赵艳茹 《职业》2012,(8):21
近年来,PLC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它在控制性能、组机周期和硬件成本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其他工控产品难以比拟的。在机床的实际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的精度,对其定位控制装置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6.
崔超 《经营管理者》2012,(4X):332-332
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施工现场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7.
涂峻 《经营管理者》2012,(7X):282-282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做出了保证。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现场提出了一些个人觉得可以提高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任彩 《人才瞭望》2012,(12):55-55
日前甘肃省举行省直机关考录公务员的面试。该省通过采取双抽签制、面试成绩当场公布、群众代表现场观摩等多项举措,保证面试阳光公正进行。  相似文献   
59.
正蒋介石侍从秘书阮毅成旧藏的一批名人墨迹即将亮相北京匡时2014夏拍。阮毅成上世纪40年代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所交多为军政、文艺界名人。这批集中在40年代的290余通信札,有120余位历史现场的当事人关涉其中,涉及时局的诸多细节,可谓20世纪风云际会的时代缩影。阮毅成(1904~1988),字静生,号  相似文献   
60.
主持语: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来界定,栗宪庭和朱朱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种颜色来作比喻——"灰色"。近日,两位批评家、策展人在"单向街书店"就"从地下走向聚光灯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开了对谈。现场两代批评家各抒己见,参与者们从他们各自观点的同与不同中窥探出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此前艺术状态之间的一致与转向。朱朱:特别感谢各位今天下午能够来到现场听我们之间的对话,栗老师是找个人非常钦佩和尊重的前辈策展人。我的尊重和钦佩有很多理由,最重要的是他一以贯之的独立性。在现实中国能一直持有某种独立的精神去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是特别特别艰难的!今天在现场我同样也是一名听众,希望听他回顾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