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414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172篇
人才学   12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821篇
理论方法论   436篇
综合类   5839篇
社会学   517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685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都市、都市文化等概念从历史与逻辑、传统与当代等角度进行分析与梳理,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研究都市与都市文化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从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都市是人类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从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内在结构看,都市代表着当代都市化进程的最高逻辑环节。形成于都市这个特殊的人类生活空间、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高级精神形态与当代世界精神生产与消费的话语中心,都市文化直接表现为一种与城镇或中小城市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从逻辑分析上讲,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主要划分为道德、科学与人文三种语境。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在学术渊源上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有密切关联。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中人文语境的存在,为沟通中西两种都市文化研究的话语谱系提供了经验基础与学理契机。  相似文献   
112.
《社会科学辑刊》2007,(2):216-218
刘以鬯的意识流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手法述说故事,使作品呈露出一种特有的东方意识流风范,同时,又表现出只反映社会负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3.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也正在冲破国家的文化壁垒。全球化强化了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有助于一种开放的文化观的形成,促进了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传播。同时强势文化的冲击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其分化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应主动融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强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14.
《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活跃于理论前沿,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社会效益显著,以其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涵量为理论界和社科期刊界所关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进入20  相似文献   
1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实质就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纳入科学理论的视域来解读,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科学理论”的本来所属,客观而不夸张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公正而不回避地审视其自身的缺陷。只有如此,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能真正地把握其未来的走向。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主要表现在当人们对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众多现实问题进行解答时,是难以自圆其说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不仅有其理论自身的原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其时代发展的原因。创立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必然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16.
《重庆社会科学》是在浮躁的学术界中的一个默默的耕耘者,它身上浸润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继续其坚定不移的理想。在此,具体就2010年第6期发表的《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现实语境与价值取向》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7.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80年代关注的是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这一关注与80年代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紧密结合在一起。90年代之后,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思想受到学界的青睐,其市民社会理论构成了90年代国内市民社会一般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相似文献   
118.
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呈现出浓厚的忧郁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既有现实的由故土沦陷带来的情感冲动的因素,更有很多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导致的从当局到普通百姓对"东北苦难"的无视与漠视给东北作家的刺激,也有流亡处境引发的心理悲剧感受,而东北流亡文学忧郁倾向的历史文化因素在以往的文学史研究中多被遮蔽和"不见"。东北流亡作家文本中表现出的忧郁倾向和其中蕴含的对爱国主义的有限性、政权与国家的非等同性等问题,触及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和中国抗战文学的尖锐主题,达到了现代中国文学特别是抗战文学少有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19.
营利性与公益性:企业慈善困境的现实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武 《中州学刊》2007,(3):145-149
企业本身的有序牟利就是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统一。但仅有这种不自觉的统一是不够的,如果把营利之善、资本增殖和公益捐赠结合起来,那就是一种自觉的统一。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诚信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完善捐赠策略,健全税收激励机制及其他法律法规,将是促进企业的营利性与公益性自觉统一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0.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举善 《中州学刊》2007,1(5):223-228
伴随着改革开放系统工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与此相应,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学方式也被紧裹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对于报告文学这种非虚构性文体来说,全球化的紧迫时势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报告文学提供了再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给该文体的深度拓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世纪初的开放语境,我们有必要在秉持非虚构原则的前提下努力谋求报告文学文学性的重新认定和整体超越。具体而言,当下报告文学的文学向度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指标:一是不尚虚幻的真实品性,二是鲜活灵动的报告形象,三是本真深切的思想感情,四是创新自洽的文体形式,五是崇高瑰丽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