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4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800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59篇
人才学   167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892篇
理论方法论   694篇
综合类   5912篇
社会学   648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907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886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官僚制原理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被认为正被一种以管理为取向的新典范所取代 ,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分析也日益受到批评和怀疑。批评者从官僚制组织低效率和功能失调的现实出发 ,指责韦伯官僚制理论违反经验事实。文章认为 ,批评者以“效率”替代了韦伯理性官僚制理论中“理性”这一中心概念 ,需要新审视这些批评及其结论。韦伯理性官僚制概念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对现象的细节描述 ,而在于其作为分析工具的价值。  相似文献   
82.
弥尔顿诗作《失乐园》的主题是复式开放性的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历史、宗教和人性的角度 ,重新审视它的主题 ,认为反思叛逆、企盼理性正是诗人在《失乐园》创作中力图体现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83.
人是什么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 ,中外哲学家们都从各自偏好的方面发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面。马克思总结中外哲学家的思想 ,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应该到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社会实践中去找寻 ,实践才是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源泉和基础 ,人则是实践的主体 ,因而人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社会关系及其规范 ,同时改造自身的有理性、有目的的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84.
尼采以他非理性的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观所建构的哲学体系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石理性予以猛烈的抨击 ,在彰显了非理性面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同时 ,完成了西方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孕育和开创了新文化的萌芽和源头。  相似文献   
85.
刑事司法程序正义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司法程序正义的功能在于纠正作为实体法的刑法本身存在的依靠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作为刑事司法程序正义核心的程序公正的内在机制是以起诉、审判、辩护三权互动为背景形成的控辩平等对辩与法官中立的理想格局。刑事司法程序正义实践理性的精髓是寻找一种公正与效率的调和机制。  相似文献   
86.
中国经济法经济学基础有两种潮流,其主流经过了三个阶段两次变化。“主流”将市场失败理论作为支点,把市场缺陷作为问题而遮蔽了真正的“中国问题”。试图摆脱困境的“支流”却进一步误导人们要不断向西方学习和创新。执着地寻求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支援且对中国现实问题不太关注乃是因为学者们受着“现代化框架”的支配。确立坚实的中国经济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只能以“当下中国问题”为依据,以古今中外经济理论为资源并实现其与中国现实的契合。  相似文献   
87.
对任何一个社会秩序的维系来说 ,运用法律规范的手段对社会成员实施强制作用和强调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都是必不可少的。规范的存在和道义的重视构成社会秩序的基本经纬。解析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逻辑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法治和德治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88.
教师角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与要求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而变化。随着当代哲学主题的巨大转向、现代教育观念的根本转换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 ,当今时代呼唤教师成为“精神世界的理解者”、“生命灵魂的唤醒者”、“生活世界的沟通者”、“知识建构的示范者”、“学生学习的促助者”、“教学策略的反思者”、“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89.
我国有现代中学教育以来一直在探讨并试图解决由于升学与就业的矛盾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但直至今日仍没有很尽人意的解决办法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材的培养和国家的稳定。本文试通过对分科制与选科制的历史反思 ,总结历史经验 ,结合现实提出改革对策 ,为解决我国普通中学所遇到的升学与就业的实际问题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文学以文字符号传递信息,电视以视觉图像和声音传递信息。二者在传播介质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构思、创作上的整体差异。而这个差异首先表现在构思时的思维方式上。电视以一种区别于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视觉思维进行总体构思和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