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99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索洛维约夫没有把人的存在看做生理和心理现象,而看做这些现象背后的完整的精神主体.人对超越的追求,对永恒的愿望,表明了人的生命本质不在于其自然表现,而在于其理念内容,这一理念内容就是具有绝对性的真善美的观念.因此,人的生命本身不在于其外部的自然过程,而在于在这一过程中其所追求和实现的生命理念.这一思想与东正教人论的动态性、生成性特点具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2.
菲茨杰拉德在世界文学史经典地位的建构是出于作者对历史的敏锐把握,更源于其叙事艺术对文学印象主义的开拓,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却未能对菲茨杰拉德感官叙事与象征技法进行充分的展开。该文即从具体的文本出发,解读菲茨杰拉德小说叙事的感官特质与象征技法,及其独特的叙事视角,专注人物感觉体验的写作特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崭新的研究视野及角度。  相似文献   
73.
晓光歌词创作的最基本情感特点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歌唱。这种把握与歌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理想主义的张扬;②博爱精神的诗性展现。由此,本文认为:努力在自己的时代里寻求不朽使晓光的歌词成为永远年轻的声音。  相似文献   
74.
中国近代思想家在致力于文化启蒙和近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矛盾情结:既爱又恨,既试图超越又无限依恋,激烈的破坏心和强烈的关切心并存。这一矛盾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代思想家的批判方法和价值系统,进而影响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75.
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大正天佑”,以日英同盟为藉口对德宣战,以夺取德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为最低目标,实现在华优势地位为最高目标。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卷土重来,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巨大,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其后,日本外交开始由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开始与国协调,华盛顿会议成了“币原外交”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6.
理想主义叙事贯穿在徐则臣的小说创作中,长篇小说《夜火车》是讨论徐则臣小说中的理想主义叙事时绕不过去的作品。陈木年这一理想主义人物并没有彻底地完成自我。陈木年的三个人生镜像,揭示了徐则臣早期小说中理想主义叙事的局限性;徐则臣只有克服和超越《夜火车》中的理想主义叙事模式,他所念兹在兹的理想主义才能产生落地感。  相似文献   
77.
《领导文萃》2013,(20):135-136
如今,很多中国女性都受过良好教育,对婚姻,她们也有新的梦想。与美国电视剧《欲望都市》中理想主义的夏洛特一样,中国女性希望"做一个不可能的梦"。简言之,如今的中国女性所想要的,正是所有女性都想要的——事业有成,真爱,也许还有一个快乐和成功的孩子。目前这一代女性身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期。数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是围绕家庭单位组织起来的。男性是一家之主,女  相似文献   
78.
郭庆杰 《殷都学刊》2009,30(1):94-97
十七年文学在风雨飘摇中发展,作家们的精神轨迹也在理想和失败的交替中无休止地轮回,然而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始终贯穿于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79.
杨敏 《决策》2013,(1):30
中国的改革派官员中,有越来越多的"诺斯增长"的信徒。他们笃信,转型中国需要依靠制度创新来释放全新动力。2012年8月,一位基层改革派官员走向仕途终点。船到码头车到站,是每一个体制中人无法逃脱的宿命。60岁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留下了一个渐行渐远、壮志未酬的背影。他是继仇和之后,最受关注的一位符号性人物。从推动红河州乡镇直选,到取消全省中考,在同僚眼中,这是一个不安分的搅动者。卸任演讲中,他这样定义自己:"理  相似文献   
80.
斯特林堡的长篇小说《红房子》和贝尼迪克松的短篇小说《一个现实主义者》是北欧"现代突破"文学运动的先驱性作品。本文通过比较并分析两部作品中刻画作家形象时运用的人物、景物和对话的描写,试图阐述这次文学运动的文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