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99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从马克思主义体系内的三大对立出发,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所概括的三大贡献,不是恩格斯所阐述的两大发现;并进一步透视了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的结构特质——以革命理想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为双旋,以人的解放为中轴而构成的,呈现出胶合状态的双螺旋架构。  相似文献   
92.
许晴 《可乐》2010,(4):75-75
演出《建国大业》之前,有不下三个剧本的“宋庆龄”来请我演,包括《大清风云》的导演陈家林,在拍戏时就说:“许晴你应该演宋庆龄。”《红磨坊》的导演、拍《水浒》的张绍林也这么说。他们都是老导演,都六十多岁,对宋庆龄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3.
辛弃疾与陶渊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弃疾与陶渊明,本来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前者继承的是屈子精神,后者延续的是庄子思想。然而,在辛弃疾中年以后的文学活动中,却越来越多地称引渊明,表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向理性主义者的巨变。这是由辛弃疾所处的政治大气候、官场小环境及道家思想的时代背景合力造成的。而透过这一变化,不仅能使人真正理解辛词词境、词风的多样性之源,而且能使人理解近古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精神的非理想主义化之因和道家思想的价值阈限。  相似文献   
94.
根据梁晓声小说《知青》和《返城年代》拍摄的同名电视剧,曾先后"热播",引起人们对梁晓声知青文学写作的又一次关注。对梁晓声的知青叙事,一直存在着两种批评声音。持肯定意见的人,把梁晓声笔下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理解为作者的"青春无悔";持反对意见的人,以为作者的知青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来自其"认识误区"和"价值误区"。上述两种意见,其实都是"误读"梁晓声。前者,没有看到梁晓声"知青叙事"存在着相当的"代言局限",作者的知青叙事与知青历史间有着极大的描述障碍。后者,没有看到梁晓声的知青理想主义,除作者个人原因外,有许多是来自知青运动本身。无论早期知青运动,还是"文革知青"运动,其间始终没有离开过理想主义。而无论知青运动是什么,它都是一代知青们的青春过程。应当把梁晓声的知青叙事,只看做是他个人对知青和知青运动的一种理解和解释。对于知青和知青运动的理解和解释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种,应当、也必然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95.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构成了大陆新武侠文化先进性的"三大主义".科学主义体现了"第一生产力"对于武侠小说文体发展的动力作用,理想主义体现了大陆新武侠站在历史发展规律性高度对人物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和平主义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尊重以及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96.
先秦礼乐文明与孔孟道德理想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礼乐文明未必催生了春秋战国时期所有思想家的道德理想主义,但孔孟道德理想主义的必要条件却是先秦礼乐文明。正是由于对这一必要条件进行了合法化认同和创造性转换,孔孟比其他先秦诸子对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型文化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陈映真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宗教式的爱、正义、怜恤,但,陈映真也从未脱离过现实,他以坚忍不拔的苦行僧式的探索,在作品中真挚诚实地描述了自己的人生感受———从《面摊》、《故乡》、《玲珰花》到《夜行货车》、《云》  相似文献   
98.
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择偶观念一向表现较为含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开启了思想启蒙之牖,而且也打开了自由恋爱之闸。其时的报刊杂志是知识男女青年获取新婚恋观的渠道,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择偶心声的场所。《大公报》、《中外日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女子月刊》等都十分关注两性话题,反映出男性在接受新婚恋观时,渴盼与一位学识相当的女性,共同结成具备知己与爱情的婚姻关系;而经自由平等理念影响的知识女性,则在抗命挣脱传统婚姻枷锁后,更难抵御恋爱至上的浪漫诱惑。其时的婚恋自由开始成为青年知识男女的共同诉求。然而,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与杂糅,男性在婚恋中期盼的实际上是同时具备新知识和旧道德的女性;而女性在爱情理想中既追求人格平等,又仍然执着于寻求男性的庇护。  相似文献   
99.
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说家辛格莱·刘易斯曾在 2 0世纪2 0年代蜚声美国文坛。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似乎与美国 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散文家亨利·戴·索罗之间没有多少联系。然而 ,刘易斯曾多次宣称索罗的《华尔腾》对自己的成长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二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家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刘易斯确实曾受到索罗的影响。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二人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0.
何顿 《现代妇女》2008,(1):14-15
佟大为的长相跟帅并不搭边,平凡的就像每天等公交时身旁的路人甲。可喜欢他的佟粉们偏偏就认为他的小眼睛单眼皮很迷人。人人都喜欢跟水瓶座的人交往,他们积极开拓、理想主义并且宽容大度。可造就大为这么讨喜性格的不仅仅是星座,还有他身后既普通又伟大的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