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3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189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2154篇
社会学   210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于长期受到政府高度保护下成长的中国聚酯工业而言 ,无疑将意味着更广和更深层的全球竞争 ,面对严峻的国内和国外形势 ,中国聚酯工业何去何从将是一个需要引起极大关注的问题。特此 ,本文结合经济理论 ,对中国聚酯工业的战略目标和取向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2.
惩罚性赔偿制度因其实用效应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承认和适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也突破了传统民事责任的拘束,规定了双倍赔偿原则,但因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很大局限性而受到质疑。文章试从该制度的立法背景、价值取向出发,探讨其在产品责任领域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外的立法经验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3.
共同侵权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形态,是理论上争论较大的问题,同时也是审判实践中在认定和处理上都存有很大分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共同侵权行为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对共同侵权问题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4.
全球化不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对司法独立制度建设方面的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行宪政的体制下,完善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而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司法独立的政治体制及其所谓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并根据它们去设计中国的法制未来。  相似文献   
65.
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中国民主党派的这一政治选择不仅原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民主党派自身的先进性等政治层面的因素,更蕴涵着价值取向层面的因素——对强国富民这一理想的不懈追求。对这一历史问题的探讨,不仅对中国民主党派史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6.
重庆民族地区具有完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深邃的古文化遗存,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21世纪,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突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注意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67.
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相似文献   
68.
能力之知与命题性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知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理智主义者认为,能力之知可以被还原为命题性知识;反理智主义者则认为,能力之知无法被还原为命题性知识。然而,反理智主义者的核心论证即无穷倒退论证并不能有效地反驳理智主义。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表明,理智主义的观点在事实层面上得到了更好的辩护,能力之知与命题性知识之间并没有种类上的区分。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能力之知最终能够被还原成一系列命题性知识的组合,这一观点也为能力之知的积累提供了保障。不过,将能力之知还原为命题性知识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为了使用方便,保留"能力之知"这一名称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69.
“课堂革命”是对课堂教学所做的深刻革新与变革,是新时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经历了新建发展阶段后,正在积极探索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从关注办学条件以及硬件建设聚焦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因此,回归课堂教学,开展“课堂革命”成为现阶段新建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这必须从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内涵入手,明确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的背景及动因,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实践操作层面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课堂革命”的取向,以期能够为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开展“课堂革命”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
阿道认为,西方古代哲学思索的目的是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最终要求一种“精神性”的“变化气质”,以达到个人的修身实践与宇宙理性的合一。他还指出,东西方哲学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而问题在于,理智的、哲学论说的、道问学的“求知”的方式与道德的、哲学实践的、尊德性的“成仁”的方式如何获得一致性。事实上,通过对“由操持工夫上达宇宙理性”和“由宇宙理性纯化操持工夫”这两方面的考察,即可阐明东西方哲学的“共文化性”特质。这也印证了我们潜在的探究思路,它是从关注“个人问题”转向关注“宇宙问题”,并由此上升到特别关注“天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