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48篇
  免费   1779篇
  国内免费   438篇
管理学   9225篇
劳动科学   744篇
民族学   1150篇
人才学   1578篇
人口学   386篇
丛书文集   1651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637篇
综合类   33057篇
社会学   4459篇
统计学   2116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644篇
  2022年   1227篇
  2021年   1622篇
  2020年   1338篇
  2019年   1507篇
  2018年   622篇
  2017年   1059篇
  2016年   1376篇
  2015年   2298篇
  2014年   4838篇
  2013年   3961篇
  2012年   4862篇
  2011年   5383篇
  2010年   4703篇
  2009年   5018篇
  2008年   6295篇
  2007年   4221篇
  2006年   3256篇
  2005年   3245篇
  2004年   2904篇
  2003年   2878篇
  2002年   2248篇
  2001年   2058篇
  2000年   1473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突破理论思辨的研究范式,将犯罪论体系的研究置于刑事诉讼实务中考察就会发现,由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特点和任务的不同,具体的定罪思路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无论是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还是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均只设定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定罪思路,因此,难以完全与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定罪思路相契合。相较而言,基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平面整合式的特点,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与刑事诉讼中的定罪思路契合度更高。因此,从诉讼实务角度来看,四要件犯罪论体系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62.
63.
国民核算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统计体系的制度安排和一种宏观经济统计信息,具备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属于一种公共品。本文不是中国国民核算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全面论述,而是从公共品视角对核算模式选择、知识生产和体系构建补充一些认知。研究提出:(1)中国统计改革起点是口径符合物质平衡表范围的产值指标,从未系统实施过物质平衡表体系;中国国民核算模式转换和体系改革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国民核算实践发展不够平衡,总体上大致处于1953年版至1993年版之间,部分项目达到了SNA 2008年版的水平。(2)中国学者在国民核算领域的学术增加值主要是论证中国核算模式的确立,对SNA的引进和系统、深入解读,SNA的中国化探索;国民核算的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质量提升,需要学者坚守阵地、贡献智慧,以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国民核算需要"脑书"Handbook进一步研究学理和方法论。(3)SNA自身面临的困局和中国高质量发展,对国民核算提出了要求,通过中国SNA体系的构建路线图,给出了中国SNA体系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4.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时期,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显得更加有意义。“风险社会”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具体分析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对认识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李彦 《现代交际》2015,(1):116-117
泰拳项目,在全世界有着广泛影响,而扫腿技术是泰拳最常用的技术,本文将从泰拳项目最常用并且威力最大的扫腿技术入手,对扫腿技术及其威力、训练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散打搏击项目训练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当前形势,重新审视高校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实问题,提出从完善评价体系着手,以教师育人工作量化机制和院系思政工作考核评比机制为抓手,多元化育人工作模式为路径,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全员育人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68.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真之理论的观点大概出现了三次转向: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真出现在形而上学、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等哲学理论中,真与判断理论相互联系,真成为哲学约定的副产品.第二次出现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主要围绕真谓词的使用和意义来展开.第三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对"何为真之本质?"这一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并且对"真"的讨论不再关注语言分析的方法,而是关注"真的"一词的日常表现,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当代,真之理论根据哲学研究主题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当代真之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9.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契合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违反这一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资源从生产率较高产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低产业部门,导致整体生产率下降,即产业结构调整出现"逆库兹涅茨化"问题。梳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把握中国"逆库兹涅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城乡分割与服务业扩张两个理论视角,可以概括分析出引发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风险的潜在原因,以提出防范"逆库兹涅茨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
樊羽鸿 《职业》2015,(7):92-93
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的设立以及测评指标建立,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利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