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4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心雕龙》上篇的文体论,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它是把《荀子》、易传、汉扬雄等的看法和当时流行的玄学思想加以结合而形成的。并且受到西汉刘歆《七略》的影响。《七略》和《文心》所论及的对象不同,可是搜集有关文章、文体以后,在整理、类别、排列时二者都采用了溯源之方法,而结果又都是把所有的文章、文体安排在由孔子编辑的经典之下。  相似文献   
42.
在总结多年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多数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不同阅读目标详细论述了略读法、寻读法等英文快速阅读的主要方法和技巧,重点强调了阅读材料选择和捕捉关联词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准确获取关键信息、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43.
刘歆父子《七略》中的《诗赋略》 ,首创文学目录 ;曹植个人的文集篇目 ,开启了文学创作专门目录 ;晋宋“文章志”的兴盛是文学专科目录发展的主要代表 ;阮孝绪《文集录》之称 ,是古代文学目录“集部”的开始。这些都为文学目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目录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44.
从汉代到唐代贞观年间,随着文化的发展,文献典籍的日益增多,出现了各类典籍的图书目录。其间并经历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七略》和《汉书·艺文志》目录形式的分析,揭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一段演进过程,并指出图书目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创刊70年来的发展变迁历史进行了整理与回顾,简述了其创刊背景,并以其刊名变更为主线,将其发展过程分为初创与发行、确立与提高、稳定与发展、成熟与扩展4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进行了勾勒和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庄子.大宗师》中“简”字释义历来歧见纷出,主要归为三种观点。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数处提到了“简”,其义为“不以小害大,不以轻害重”。此义和《庄子.大宗师》中“简”的意义极相符合,只不过在《庄子.大宗师》中“简”用为动词。简的“不以小害大”义是由其本义“大”引申来的。  相似文献   
47.
文本建设在明末清初的基督宗教传播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清初张星曜、洪济的护教著作<辟略说条驳>为个例,讨论其言说风格与身份意识,旨在说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以及基督宗教传教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48.
乾隆《打箭炉志略》是以打箭炉厅 (今康定一带 )为对象的第一部地方志 ,也是四川藏区成书较早的地方志之一 ,对康定及周围地区的历史以及清王朝前期用兵西藏军事行动等研究都具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从清代地方修志的有关规定及成书时间来看 ,是书著者应是乾隆末年在任的打箭炉同知衷以 ,其资料来自三个方面 ,主要摘抄自乾隆《雅州府志》  相似文献   
49.
忙哥刺在忽必烈封王诸子中,"一藩二印,两府并开",地位十分尊荣,但年未及而立而身死,且死因不明.只有郑思肖<大义略叙>明确记载他是因谋篡父位而被忽必烈所杀.结合史料中的其他记载,笔者认为忙哥刺在任安西王、秦王期间,确有不臣之心,他的死一定和汗位之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郑思肖的记载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0.
正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鲁迅的学术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红楼梦》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使用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红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影响很大。对此,"鲁学"研究界和"红学"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只是在鲁迅的《红楼梦》研究是否自成体系方面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无意对这些分歧进行辨析,只是认为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值得从学术思想发展史角度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