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807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233篇
人口学   98篇
丛书文集   2118篇
理论方法论   476篇
综合类   5668篇
社会学   1650篇
统计学   20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816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950篇
  2009年   918篇
  2008年   1235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审美原本于人的生命活动 ,肇端于其现实的生命体验 ;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 ,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审美又不能停留于生命体验 ,必须实行自我超越 ,才能上升为审美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是将原有的生命体验予以意象化改造 ,使之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 ,并以审美的态度给予再体验。由此生成的审美体验亦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而进入审美领悟和审美愉悦 ,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下的生命感发。这一审美活动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审美的基本性能的展现。  相似文献   
92.
现代人普遍地生活在身心苦恼之中,如何通过养生求得身心健康为人们所普遍关注.文章认为现代人的生命受到了三重污染:第一重是精神环境的污染;第二重是物质环境的污染;第三重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在三重污染下人们迷失了传统养生学中的圣贤传统,背离了反求诸己的心性方向,而外求物质条件作为养生之本.针对这一现实,禅宗明心见性的智慧追求为现代人的养生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
论庄子的生命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认为道创生一切,也创生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道的载体,人要体道而行。为了推动道的运行,人应该珍惜生命。人的生死应该顺应道的运行规律,不必悦生,也不必恶死。庄子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他超然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4.
作为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心理医生,近年来毕淑敏尤以散文誉满海内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散文具有一种女性作家难能可贵的生命热力和思想深度,作品传达出作者对人类生命存在形态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把握与终极思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最新散文集<心灵眼睛>,来透视作家心理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主题:对生命的礼赞,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心灵的拷阿.展示散文家毕淑敏独特的文化品位与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5.
生命是一种轮回,周而复始的延续;情感是一种轮回,悲欢离合的虚验;时尚是一种轮回,久远年代的拷贝;纸包装也是一种轮回,环保节能的捍卫! 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可见包装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出门购货,归来时手中总会提着几个塑料袋.但由于不能被再利用而造成很大的麻烦,入们称之为"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96.
每个人都同时有着三重生命,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指人的肉体生命;社会生命指人的社会存在;精神生命则是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形上思考,是生命最终的精神皈依。生命观因此就是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这三重生命的观点与看法。“贵身”的自然生命观、“虚静”的社会生命观和“死而不亡”的精神生命观共同构成了老子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97.
在古今中外的文辞中.色彩在书物、述事、抒情方面的应用很广。如在我国古老的成语词汇中就有“泾渭分明”“黑白分明”,用以说明立场和是非标准迥异清楚:有“姹紫嫣红”“湖光十色”,用以形容优美的风景;有“青筋暴跳”“面如死灰”,用以描述心理状态。正因为色彩在描绘人、事、景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98.
如何构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从调查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生命观的归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如何构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
钟光碧 《科学咨询》2008,(22):33-33
从少年过渡到青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更年"时期,心理的成熟远跟不上生理的成熟,稚嫩的少年心难以承受青春生命洪流的冲击,难得有对价值、对人生、对未来理性的思考,更多的则是对眼前、对时髦、对异性懵懂的遐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0.
林延 《百色学院学报》2004,17(3):109-111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文章就如何培养正常学习心理状态、优化学习策略、强化成就动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