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10篇 |
免费 | 405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95篇 |
劳动科学 | 64篇 |
民族学 | 767篇 |
人才学 | 221篇 |
人口学 | 70篇 |
丛书文集 | 4866篇 |
理论方法论 | 889篇 |
综合类 | 9918篇 |
社会学 | 1184篇 |
统计学 | 3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48篇 |
2023年 | 568篇 |
2022年 | 544篇 |
2021年 | 707篇 |
2020年 | 732篇 |
2019年 | 667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419篇 |
2016年 | 556篇 |
2015年 | 895篇 |
2014年 | 1808篇 |
2013年 | 1458篇 |
2012年 | 1299篇 |
2011年 | 1360篇 |
2010年 | 1377篇 |
2009年 | 1355篇 |
2008年 | 1427篇 |
2007年 | 898篇 |
2006年 | 803篇 |
2005年 | 656篇 |
2004年 | 492篇 |
2003年 | 479篇 |
2002年 | 328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围绕如何落实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12338战略的中心目标,集中讨论广州市水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对策研究,参考国内外城市水系建设的案例经验,提出了广州水城蓝道建设的构想。通过构建广州水城生态水系网络,树立广州水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响广州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生态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992.
佩珀认为社会正义是所有环境问题中最紧迫的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非常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并通过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绿色政治思潮之间的本质区别,较为完整地阐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将社会正义推进到生态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的结合,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建构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3.
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危机的现代阐释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引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流派.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揭示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根本途径就是创建全面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者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严厉的生态批判,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矛盾提供了新视野;同时生态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把消除生态危机视为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不仅弥补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对生态问题的缺位,而且对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产品认证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手段.我国目前认证的生态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由于我国认证制度发展的时间较短,在农业基本法依据、认证标准、认证机构和监管机制四个方面存在缺陷,使我国生态农产品的认证体系缺乏完整性,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和移植国际先进的立法理念和制度,修订农业法,整合认证质量体系,调整认证标准,规范认证机构,加强认证监管,以期构建完善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和认可,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如何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中内生的生态伦理文化因素,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和理论支持,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从新的视角就藏区生态和谐发展与藏族生态伦理文化相关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的生态文明观是中西方生态价值理论发展与融合的结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印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62-68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强调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了人类取得的物质、 相似文献
997.
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出现不仅是文明的成果 ,而且是文明的载体。我国起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的现代文明城市建设 ,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具有发展战略意义的方兴未艾的大业。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应当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的科学理念。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中 ,物质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基石 ,是城市文明化、现代化和富裕化的物质基础 ;精神文明是文明城市的灵魂 ,是引导城市生活方式进步 ,提升城市精神价值 ,标识城市文明水平的核心和精髓 ;生态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形象 ,是代表城市面貌 ,凸显环境价值 ,体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因此说 ,现代文明城市是三个文明和谐统一的载体 ,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构建了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99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