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83篇
  免费   2114篇
  国内免费   321篇
管理学   17214篇
劳动科学   946篇
民族学   2147篇
人才学   1894篇
人口学   942篇
丛书文集   19410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3701篇
综合类   33883篇
社会学   5642篇
统计学   8636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583篇
  2022年   973篇
  2021年   1344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1272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1122篇
  2016年   1590篇
  2015年   2445篇
  2014年   5902篇
  2013年   4973篇
  2012年   5954篇
  2011年   6845篇
  2010年   6683篇
  2009年   7394篇
  2008年   7602篇
  2007年   5277篇
  2006年   4785篇
  2005年   4768篇
  2004年   4148篇
  2003年   4012篇
  2002年   3186篇
  2001年   3231篇
  2000年   2669篇
  1999年   1069篇
  1998年   648篇
  1997年   548篇
  1996年   415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解读江西     
《决策》2002,(10):6-13
  相似文献   
992.
993.
本文在综述中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育行为与婚姻发展关系的三个假设1)孩子更多地发挥父母婚姻关系稳定器的功能;2)孩子不仅直接作用于父母婚姻关系,而且还产生间接影响;3)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父母本身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结果基本上支持这些理论假设.同时还发现,与西方一样,生育男孩和多子女具有更大的稳定婚姻关系的作用;在高知和高职业家庭,孩子对婚姻质量的负面影响明显加大,而在高收入家庭,孩子维系父母婚姻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中国经济体制的艰辛探索──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及其意义黄方正,邱风林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们的探索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活力。实事...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周边国家近年纷纷立宪、修宪,在宪法中规定国家经济任务和经济制度,宣布实行“市场经济”或“自由”经济,以宪法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立宪经济化”或“经济立宪化”的态势,促使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投资法”体系形成,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态势对传统宪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它不仅与前苏联传统教科书式宪政理论不同,也与西方传统宪政理论和经济理论大相径庭,反映了冷战结束后周边各国宪法变化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发生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96.
“纪念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唐永进创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规模巨大、效益显著、经久不衰且持续发展而闻名于世。正值都江堰喜庆2250周岁生日之际,由国家水利部和四川省政府主办,四川省水利学会和都江堰管...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新亚欧大陆桥贯通的意义、影响和中国与世界对其重视程度、亟待共同解决的问题等均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和研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加速了陆桥经济时代的到来,揭开了亚欧合作的新篇章。新陆桥已引起中国和沿桥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高度重视,新陆桥亟待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开发,以加快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98.
河北省玉田县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完善,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了有效的综合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深圳经济后15年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因素和战略措施进行分析和评论,并就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定位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2006年两会以来,“新农村建设”五个字热得发烫,因为热得发烫,所以令人担忧。“建设新农村”的首倡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让农民拆房子、盖新房。在有关农民的民主权利、基本财产产权等制度根基不牢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一旦成为口号,距离运动式的“逼农致富”和大拆大建就几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了!更何况在“建设新农村”冠冕堂皇的口号下,乡村干部乃至地方官员都有巨大的“政绩”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