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7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1661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744篇
人才学   178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4695篇
理论方法论   840篇
综合类   9584篇
社会学   1055篇
统计学   350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535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793篇
  2013年   1442篇
  2012年   1277篇
  2011年   1340篇
  2010年   1353篇
  2009年   1314篇
  2008年   1404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787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71.
现代性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个体自由”,其理论旗帜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其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预设了现代性价值由“实体之自由”发展到“关系之和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这一必然性,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72.
5.12大地震后.抗震救灾工作经历了最初的营救为主阶段,现已步入恢复、重建为主阶段。6月18Et.四川省社科联组织召开了“四川省社科界灾后重建专家座谈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刘诗白、辛文、林凌、章玉钧、杜肯堂、赵国良等20余位省内知名专家及省社科联党组的主要负责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均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应急机制、灾后评估、重建规划、灾后群众补助标准、地震带生态保护区、成德绵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973.
马驰 《社会科学》2008,4(2):168-174
讨论生态美,不仅要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固然要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种种失误覆辙,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我国古人的生态智慧.要从学理上研究生态美学,就应关注人类文明的转变方式,并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关照.  相似文献   
974.
发展生产力本身并不具有无条件的、绝对至上的意义,而是具有其时代特征、多维路径、多种后果及其不同的后续效应。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及时对之进行反思、矫正与提升。在"全球问题"肆虐的当今时代,发展生产力尤其要严格受制于环境伦理规范的审视与规约,以期充分发挥其为人的正效应,避免其破坏环境、有违主体可持续发展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97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英美生态批评是西方环境危机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研究流派。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首先将环境关注与生态思考溶入到文学研究,并以"生态批评"命名这种文学批评方法。随后由于相似的时代背景加上美国生态批评的启发,英国学者也开始在文学研究领域探索生态批评。他们都意识到生态思考对文学研究乃至人类文化的重要意义,共同探索一种蕴含生态关注的文学批评方法。而英美各自的自然风貌与文化特性又使两国的生态批评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研究倾向,二者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与生态批评总旨下,从不同角度进行生态批评理论探索与研究,形成各具特点的当代生态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976.
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型系统,科学地解析其结构要素及结构功能关系,对于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相关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系统科学是研究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最有效的科学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方法论工具.  相似文献   
977.
张德军 《殷都学刊》2008,29(4):111-113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和日益低靡的文学环境,生态文学已成为必然。而中西方文学共同的启蒙载体——神话无疑成为这一思潮的原动力。本文从中西神话,生态危机、及生态文学的源起和现状等方面对这一思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78.
本文分析了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念背后的本体思维之价值域屏蔽,以及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现代人类型的转变。实现本体思维的伦理转换,回到生活世界,重新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由此带来了人类文明路径中世界观、价值观的提升与转换。  相似文献   
979.
本文通过对西方经典美学的主体性和东方传统美学的主体间性,进行分别描述和平行比较,指出主体性的无限膨胀是文化冲突和恐怖战争的思想根源,而主体间性的对话是消除精神殖民和捍卫文化安全的合理路径。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建基于理解和同情之上的主体间性理念,有助于消融媒介帝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双重桎梏,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建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980.
纵观新时期以来近三十年的中国文学生态,文学之于受众的兴奋点由文本向事件的转变可谓其间最大的变革.这一变革的发生除了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学本身传播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文学两级传播中"意见领袖"的变化也影响巨大.文章试图通过对新时期和后新时期中国文学两级传播中意见领袖变化的梳理,以传播学的视角来打量中国文学生态近30年来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