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6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249篇
理论方法论   214篇
综合类   2238篇
社会学   178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3-228
史传叙事呈现出"行动>性格"的特征。行动是事件的核心,这也就意味着"事件>人物"。史传中的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在行动中附带产生了性格。这是因为史传编撰的根本目的是彰善瘅恶,而能反映出人物善恶的只有行动。这导致了它的人物性格以单一型、向心型为主,性格结构缺少变化性和对立性,并呈现出善恶二元化的倾向。史传人物的这一特征还与史传叙事不能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属于事后叙述、合传类传的编撰体例等因素有关,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2.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一般地指向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同时在此深入中还体现自身为哲学批判。但这两重批判的联合并不意味对实证科学的无原则认同与对哲学的单纯拒斥,正是在对市民社会之实证—肯定与批判—否定的双重维度中,彰显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哲学”向度。此一新向度所开启的乃是一种脱离思辨范畴,并力图从范畴前的人的感性活动本身来探讨人类历史的存在论境域,也正是此一境域的打开,为唯物史观的实践原则完成了哲学奠基,并切实拥有对当代社会的本质批判力。  相似文献   
53.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站起来,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自信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基础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谁在文化发展中占据制高点,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新时代文化自信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其生成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科学认识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生成逻辑,进一步把握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探讨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逻辑问题,也就是探讨人们的认识思维如何深化的问题。显意识向潜意识之沉淀,潜意识向显意识之跃迁,构成了人类意识思维演进中的"潜"与"显"的双向动态推移。并经此由此及彼又由彼及此的双向推移,催生了显意识的指示性认知与潜意识自组织化认知的同步共振效应,而这也似是灵感、顿悟、直觉等潜意识形式迸发的直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55.
如果将中国美学的研究置于一个立体的结构中,那么不仅哲学的、美学的、作品的层面这三者不可或缺、交互证明、失之则偏,而且如下几种理论也需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礼乐论、宇宙论、自然论、才性论、意境论、理气论、心性论、身心论与生命论。本文所要探讨的意境论是这诸多理论中特别  相似文献   
56.
伊德"非中性"的科学价值观揭示的是科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维度,而传统的科学价值观是事实与价值分离的"中性论"的价值观。伊德认为,传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没有深入到本体论、生成论意义层次,是缺乏深度的知识论意义上的价值观。停留于此基础上的价值观,难免导致科学的"乌托邦"或"敌托邦"。  相似文献   
57.
现代汉语“追累”句式的生成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累"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典型的多歧义动结式,有主语指向、宾语指向和施受颠倒三种解读,是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二十年来,"追累"句式的生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复合词"追累"的生成方式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这些争议为线索,对词汇生成论、词汇句法生成论和句法生成论等几种论点进行了评析,最后总结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8.
Higgs粒子是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种没有在实验上发现的粒子。在标准模型理论中,宇宙中每一种其他的粒子都是通过和Higgs场中的Higgs玻色子产生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的。因此,Higgs粒子的存在与否是标准模型是否成立之关键所在。现在物理学界一般认为如果实验发现了Higgs粒子,那么标准模型毫无疑问能够成为除引力之外统一其他一切的理论。然而此一观点却在哲学上面临着生成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59.
中国商业银行日益突破传统的存贷业务,开始经营理财产品等投资银行业务.而相关商业银行法规仍然建立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对混业经营创新业务的风险防范明显不足.为了保障储蓄业务的安全,必须解决在混业经营中商业银行究竟“从事哪些业务才是安全的,不能从事哪些高风险银行业务”的问题.次贷危机之后,西方纷纷推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核心思想正是加强对商业银行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目前中国银行介入投资银行业务处于缺乏法律规范的发展状态,应当吸取“结构性改革”的有益经验,划定商业银行应当禁止从事的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明确法律界限的“双重维度”,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60.
在高维空间中进行统计建模通常会碰到"维数祸根"问题,解决办法之一是降维,充分降维是一种有效的降维方法。针对多维响应降维子空间提出一类矩生成函数估计方法及其改进估计量,并给出该类方法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相合性、渐近正态性。通过随机模拟与实例分析,表明改进估计量估计效果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