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40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57篇 |
劳动科学 | 103篇 |
民族学 | 152篇 |
人才学 | 578篇 |
人口学 | 333篇 |
丛书文集 | 2318篇 |
理论方法论 | 391篇 |
综合类 | 4238篇 |
社会学 | 721篇 |
统计学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528篇 |
2013年 | 448篇 |
2012年 | 520篇 |
2011年 | 601篇 |
2010年 | 632篇 |
2009年 | 639篇 |
2008年 | 984篇 |
2007年 | 583篇 |
2006年 | 518篇 |
2005年 | 586篇 |
2004年 | 715篇 |
2003年 | 666篇 |
2002年 | 572篇 |
2001年 | 492篇 |
2000年 | 426篇 |
1999年 | 177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41.
邱守仪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元杂剧作家有着强烈的贞节意识,他们以贞节为标准,将女性划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不论她们是良家妇女还是风尘女子,好女人则肯定之、表彰之,坏女人则否定之、批判之,同时对将寡之妇满怀贞节期待,对青年男女的情爱不遗余力地收编,对女性贞节挖空心思地求证.这些贞节意识蕴含在他们编排的杂剧文本之中,随着杂剧的大量演出而广泛传播,从而使元剧作家成为宋元时期社会贞节观念日益严厉过程中一只有力的推手. 相似文献
142.
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导,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的强大精神动力。现代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它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观念体系。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观念更新的客观必然性、相对稳定性、复杂性和自觉性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念体系,促进全社会成员观念的转换,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周敏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唐代游侠可分为真侠、豪强侠、流氓侠 ,唐代游侠诗对游侠这一社会现象作了全方位的反映 ,而这种反映与现实世界中的游侠和人们观念中的侠都有一定出入 ,究其原因在于侠文化观念、现实、文学各个层面交互作用和游侠在唐代社会的象征地位 相似文献
144.
唐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5)
从建国以来到 2 0世纪末中国政府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文件中可以看出 :当代中国美育观念的演变历程是进步、后退 ,此起彼伏 ;到 90年代末 ,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的政策、法规再次把美育观念历程推向历史的制高点 ,正式把美育写进教育方针。通过当代中国美育观念的变化轨迹 ,找到症结 ,为 2 1世纪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5.
吴健安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0世纪 90年代 ,中国已初步形成买方市场 ,主要工农业产品全部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 ,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 ,商品价格稳中有降 ,卖方竞争异常激烈。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企业必须树立营销观念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 ,寻找市场机会 ,锐意创新 ,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146.
倪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23
纵观思想史 ,正义观念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正义观念源于原始意识。原始正义观与原始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相适应 ,因而具有不同于后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7.
148.
论师生互动型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实现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如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6):14-16
师生互动型教学是相对于授受型教学而言的 ,它指师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协同发生教学行为 ,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它具有平等民主性、活动协同性、学生学习的责任与权利统一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从授受型向互动型转化依赖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调整和评价标准的变化等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9.
白海瑜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1):102-104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意义取象与诸多因素有关。从生理学及化学视角看,“底层结构”促使英汉隐喻意义的取象具有相同之处,而“上层结构”,如地理环境、知识观念、思维方式等差异,是导致英汉意义取象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0.
张向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36-39
20世纪中国诗歌所经历的发展道路和在不同时期呈现的美学风貌,是基于两种相互冲突、相互借鉴的语言观———工具论和本体论,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实现程度。在当下的复杂语境中,诗歌语言如何在自我指涉和外在指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重建现代汉语诗歌的价值维度,成了决定新世纪诗歌走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