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12.
在当代社会,社会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但总有一些群体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其中“同性恋”群体的衍生群体——“同妻”就属于这一类。由于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歧视,同妻对特殊身份的认同和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难以适应。同妻的社会适应不仅意味着与同性恋者婚姻关系的结束,也涉及经济、交往方式、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调试。社会层面对应的是循规性行动,主要探讨同妻交往方式和群体互动对其交往方式的影响等,使其能够达到心理层面的良好适应。  相似文献   
13.
口传史诗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亟待抢救与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诗的活态传承、演述语境、演述习俗、口传传统等吸引众多史诗研究者走向田野,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史诗田野工作要求研究者深入民族地区,亲身体验,参与观察,不能怕吃苦,下田野前的学术准备、理论预设与案头准备充分与否则决定着调查工作的成功与否,调查时力求做到点面结合,特别是追踪,事后还要撰写调查报告,提升理论.由于研究者的努力,史诗研究逐渐深入,史诗田野工作及学术研究也逐渐规范化,但史诗传承困境又为史诗田野工作及史诗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孙小超 《现代交际》2010,(11):53-53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了田野工作,缺乏了实证,这门学科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田野工作也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人类学家主要是通过田野工作来搜集资料并验证依据理论所提出的各种假设。作为人类学学者,在进行田野工作时,应当保证田野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真正发挥田野工作的功能与价值,顺利实现调查目的。  相似文献   
15.
梁筱妹  方冰 《兰州学刊》2009,(Z1):12-14
通过对国外、国内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梳理和评述,了解它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进而探讨在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田野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学对于异文化的关注使"田野工作"成为必然。"马林诺夫斯基革命"促成了对于"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的深入认识;哈里斯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自有其学理内容和旨趣。从民族学研究中的人道思想出发,这种研究视角上的区分会使研究者为精彩的平民文化和平民精神而欢欣鼓舞,并对自身和许多自我固有的观念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保持为学和为人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7.
小田 《社会科学》2004,(7):89-97
1933年夏 ,数名缺乏必要的“田野工作”训练和人文心理准备的学者 ,开始了在浙江乡村的经济调查 ,以为救济和复兴乡村之张本。但乡民们对于调查并不配合 ,学者们感到莫名委屈 ,认为“农民知识幼稚 ,头脑简单” ,由此感到需要加强上下层社会的沟通。在对社群心态 ① 进行这样的“本位理解”之后 ,进入乡村的学者利用社群关系和公共空间话语 ,完成了这次调查。应该说 ,学者们的经验性探索难能可贵 ,但与学理意义上的“田野工作”颇异其趣。以此调查为个例的研究表明 ,在社会史研究范式之下 ,“社群”理应成为被重视的研究单位 ;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特质 ,迫切要求跨学科对话的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18.
田野工作是认识乡村和重新发现乡村的重要方法。 回首 23 年的乡村问询之旅,特别是近五年的乡村实践让我领悟到,扎根田野的工作策略不仅可以阐释文化特质,揭示社会问题,其深层的意义在于促进生命变革。 这种认识观念的转变和行动路径的选择,在拓展乡村研究深度的同时,也彰显了田野工作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对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记述的民族志,从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到反思民族志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成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基础。民族志是在不断的反思与批判中发展,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在研究过程中也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四月下旬,在苏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晚上没安排活动,觉得来到苏州应该听听苏州评弹。问了一下饭店小姐,说是最有名的一个在观前街。待我们打车找到时,售票小姐说开场已久,只能听半场了。也罢,反正随便听听,感觉一下而已。小姐通情达理,说三入买两张票,进去随便坐吧。没想到进去后要找个空位子还真不容易。坐定后才发现,台上只有一方桌,一穿灰色长衫的老先生而已。原来今晚评弹已经结束,此时已转到第二个节目,说书,题目是《潘汉年》。既来之,则听之,就坐下。原打算听一会,万一听不懂就走入。没想到听了十来分钟后,就不想走了,越听越有味,一直听到曲终入散,还意犹未尽。回饭店后,又乘兴讨论了一番。连夜将一些个人感想纪录下来,觉得有点意思,或许可以给搞田野工作的社会人类学者和从事文化批评工作的学者提供一点新材料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