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田野是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对话空间。田野调查的对象是在一区域中共享某种地方性知识的文化共同体,而民俗学者的田野工作即是从他们那里学习这些地方性知识,藉此研究这一文化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进而呈现文化的多元样貌,同时反观自身文化,重新审视全社会共享的历史传统和当下现实,提供理解、面对及处理世界和人生问题的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5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40-243
田野工作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与研究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是民族声乐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实现手段。田野工作能为民族声乐的表演、教学与研究提供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并为当代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滋润养分。  相似文献   
53.
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家乡人类学自白(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花了太多时问穿行于泉州与厦门之间(如此往返,绝对不能算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坐在汽车上,过去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95公里的旅程,而如今高速公路已建成,短短的一个小时,就足够我走上一趟了.  相似文献   
54.
社会史的"整体性"与"田野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史学不同 ,社会史着力关注普通民众 ,展现日常生活 ,深入具体社群 ,还历史以“整体性”面目。作为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 ,“田野工作”可以为社会史学者所借鉴 ,以改变史料搜集的途径 ,丰富历史提问方式 ,重现社会生活情境 ,解读地域性知识 ,从而实现社会史的“整体性”目标。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后期,在历史学和人类学之间产生了一门交叉学科--历史人类学.它一方面注重对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的运用,吸取历史学之所长;另一方面,又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整理、分析材料,并强调田野工作的作用,对于各个族群及其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提出了有价值的创新之见.  相似文献   
56.
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田野工作开创了一种有别于书斋式的研究思路,对人文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借鉴田野工作的成果来审思、检讨教育学,对探求教育研究的应有之义大有裨益。本文借鉴人类学田野工作研究一个社会所采用的特殊方法和研究视角等,就如何丰富、充实教育研究,更新教育学研究观念和视角,拓宽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发展扎根于中国的本土教育的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在这篇访谈录中,滕星教授以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开展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亲身经验,特别针对他在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社区女童教育问题开展的田野工作,做了深度的教育人类学报道与阐释,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标准,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化和理论化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58.
自马林诺夫斯基以来,“田野工作”被视为人类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而说起“田野工作”,我们似乎就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白人男性民族志工作者,远离家乡,让自己深度沉浸于土著人的世界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和他们面对面地接触,在参与中观察、记录和思考。然而,随着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这种“马林诺夫斯基式”的原型田野工作开始面临严峻挑战,眼光敏锐的人类学家纷纷着手探讨超越“原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1]一书应运而生。该书系古塔和弗格森共同编著,1997年8月于加…  相似文献   
59.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生产知识、创造文化。传统人类学以遥远的与“欧洲中心文化”具有明显差异性“非西方”的“原始社会”或“土著民族或族群”社会文化研究而著称。伴随研究范式和理论格局的拓新,人类学研究的“田野”不再是纯粹“远方”的“他者社会”,“田野空间”亦从地理空间范畴延伸到文本空间、口述传统及网络虚拟社会空间等非地理空间范畴,人类学者不断游走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丛林中观他以视自我,运用田野工作和民族志书写来进行着自己的知识生产、文化实践和理论建构。与此同时,人类学者对传统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与科学性进行反思与批判,推动着文化人类学理论范式和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特性。  相似文献   
60.
孙春晨 《唐都学刊》2013,29(3):1-6,135
民族伦理学涉及民族学和伦理学两门学科,而民族学与人类学在学科性质上的“亲缘性”、在研究目标和理论立场上的共通性,内在地要求民族伦理学 应主动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推进民族伦理学研究由抽象演绎向实证分析和文化解释的转变。深化民族伦理学研究,需要研究者面向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深入民间进行田野工作;需要研究者以历史主义的学术立场,探究民族伦理文化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民族伦理学应关注不同民族人民用自身的道德话语和道德行为“书写”出来的道德生活史,在对人们日常交往生活的微观叙事中展现民族丰富多样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