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静 《城市》2015,(8):77-79
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引发了人们对后申遗时代大运河保护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如何平衡大运河保护与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淮安、枣庄以及济宁段大运河的考察,特别是结合天津段大运河的实际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实现大运河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给予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促进其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并将保护成果惠及民众才是大运河保护与开发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52.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方和西方之间交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潮汕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综合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汕头史迹,对汕头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迹史料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就汕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汕头海丝申遗的特色进行纵深研究和论证,试图勾画出海上丝绸之路汕头文化遗存的大致范围和轮廓,认识和把握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性质和内涵,力求全面、准确反映汕头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挖掘、整理出汕头符合申遗条件的历史遗存特色和亮点,汕头加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面临的机遇、挑战及瓶颈问题,希望能从其他城市海丝申遗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实践性经验教训,借助申遗契机,保护和开发海丝文化遗产的措施和模式。  相似文献   
53.
随着文化遗产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对申报世界遗产事件的重视,了解游客在申遗后旅游意象感知的转变对新兴遗产目的地的精准定位和营销宣传至关重要。结合质性分析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以泉州为例,考察游客在申遗前后的感知差异。通过认知-情感意象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出景观意象、文化意象、人物意象,地方意象四个认知维度,再借助Russel的情绪环状模型,调查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情绪感知。通过对比发现,游客在申遗前后对泉州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申遗后景观意象的关注度上升,人文景观比重明显增大,但文化意象和地方意象的关注度小幅度下降;2)积极情绪一直占主导地位,且在申遗后进一步提升;3)整体认知意象在申遗后更加趋于一致性。  相似文献   
54.
“申遗”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申遗""南水北调"和地方经济开发的背景下,京杭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按照罗哲文先生的倡议进行建立"运河学"学科的理论探讨,并提出: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运河跨流域调水、航道整治、文物保护、休闲游憩等功能整合起来,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管理机制,科学实施运河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将遗产利用上升到遗产产业的高度来认识,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55.
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随着阿勒萨尼公主手中的圣槌落声响起,“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6.
宁夏引黄灌溉工程申遗成功是档案功效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档案的作用和功能,让档案文化与水文化取得了共赢,开创了具有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档案文化和水文化建设新局面。从申遗中也认识到保护水利遗产十分必要,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兼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7.
依照当前世界遗产的话语体系,蜀道的遗产价值和遗产意义无法全面体现。无论是作为历史交通网络、线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抑或自然文化双遗产都难以覆盖蜀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周礼》道路治理空间为视角,通过其中合方氏掌天下道路、司险掌九州道路、野庐氏掌国道路三个治理空间的经义梳理,再现蜀道所承载的本土遗产意义和人文空间观,探寻蜀道遗产的本土意义。蜀道申遗应该是“天下”的理念,是重现中华遗产道统源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民族论坛》2014,(5):67-67
4月16日,省民委主任徐克勤一行赴永顺县调研,考察了老司城遗址博物馆、祖师殿、墓葬区、衙署区、城墙等,并详细了解了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彭氏土司历史沿革以及申遗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59.
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被郭沫若高度评价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长城已于1987年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等同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去年12月,灵渠被国家文物局确定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陪同考察的自治区专家称,在广西进入中国35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灵渠是最有希望通过评审的。  相似文献   
60.
刘文国  李丹 《民族论坛》2010,(9):I0012-I0012
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湖南良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增加到40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