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6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5篇 |
劳动科学 | 30篇 |
民族学 | 183篇 |
人才学 | 85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681篇 |
理论方法论 | 298篇 |
综合类 | 2140篇 |
社会学 | 799篇 |
统计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63篇 |
2014年 | 411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392篇 |
2011年 | 390篇 |
2010年 | 372篇 |
2009年 | 320篇 |
2008年 | 337篇 |
2007年 | 246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68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视觉文化的来临,电影等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对当代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渗透.它们使小说突破传统语言的叙事模式,追求一种视觉化、动态化、模仿化的特点.其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当代小说叙事出现剧本化的倾向,小说尽力使用视觉造型动作来展现人物.其次,当代小说叙事出现影像化诉求,小说创作追求语言描写的镜头感和画面感.再次,当代小说叙事积极吸收了一些电影化的手法和技巧,作家们也越来越注重对小说色彩和声音的渲染.当代小说中的剧本化倾向、影像化诉求、电影化技巧,毫无疑问适应于当代文化转型、人们的思维变化这些事实,与整个时代和社会思潮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2.
香港电影在香港回归祖国后,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从祖国的文化艺术宝藏中吸取精华,达成自省,只有抛弃狭隘的地域性才能使香港电影走向真正的辉煌。 相似文献
83.
《东岳论丛》2018,(2)
《聊斋志异》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改编(1949—)体现出不同的改编观念、改编方法和不同的审美趣味,进而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成就。就改编方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对原作情节框架的影像再现;对原作的情节扩充或者多个故事的杂糅;对原作的现代性改造。由于改编者未能充分意识到《聊斋志异》改编成电影的优势与短板,《聊斋志异》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改编(1949—)总体而言成功的作品不多,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上的缺陷比比皆是:情节冲突的设置没有现代感;核心冲突的解决要么过分依赖法术,要么依赖"明君""清官""侠客",未能体现人物的主动性和意志、品质的力量;男性主人公大都缺乏个人魅力,对其刻画比较平面化和表面化,也未能很好地展示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因此,我们应该用电影编剧的要求,用现代性的价值观,用类型电影创作的规范来重新审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并大力弘扬《聊斋志异》的民族特色,包括民俗、民情,民族性的伦理价值观,民族性的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84.
电影的形成时期(1895—1927)——世界电影史第一分期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峻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5):124-128
因应世界电影与电影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在重新考察世界电影迄今为止(截止于2000年)的发展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即把世界电影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1895-1927)、成熟时期(1927-1945)、变革时期(1945-1967)和振兴时期(1967年以来)。本文以新的视角,系统、客观地梳理了世界电影形成时期的重要创作实验及思潮,分析了早期电影艺术探索的脉络及其之于今日电影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欧静玉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Z2):29-30
电影欣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教学应该导入文化教育,从不同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电影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成为英语教学中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认为把画面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有趣的电影请进课堂中,不失为一个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6.
高秀川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12
电影《白鹿原》中反复出现的麦田画面,暗示了影片原乡特质的农耕文化背景。而其持续地凸显麦田背景下诸色人等的身体的规训和惩戒、反抗和革命,更是意图以直观但深邃的方式表达个体与宗族文化的深层互动。麦田中的身体则因承载了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冲突,经由电影简化、剥离的美学实践而转化为一种革命和被革命的意象。 相似文献
87.
喻宛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2):56-66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88.
邹璿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2):159-161
"运动性"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其包括了被拍摄主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剪辑带来的蒙太奇运动等方面.而影视艺术之所以具有"运动性"的美学特征,在视觉感知的层面上,源自于观赏主体的视知觉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器官,其对视域中运动变化的物象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9.
目前,受众心理学研究的两种主要套路,即对某些文化研究成果的有限发挥或是把一些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领域再做一次经验主义的练习,造成了这一领域研究实质上的空洞.事实上,有意义的受众心理学研究,应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对受众心理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取代那些普泛的、猜测性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将在电影第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电影二次同化问题、观影者在角色认同上的多重性和游移性问题作出新的阐释,以期重构观影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90.
岳圣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7,17(4)
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当今世界已被高度认同,但在国际政治中却被长期"黑箱化".电影学和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揭示了电影与国际政治的互动:权力使电影发挥了政治"电影化"的作用;同时,经过"电影语言"叙述的事实反映了创作者的意图,影响行为体的认知和行为.电影在权力作用下表象政治,反过来又建构政治,二者塑造着国际政治进程.研究二者的互动,将拓宽国际政治的语言研究范围,在文本多模态化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