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416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省关中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脱胎于河南方言,并吸收了普通话特点的方言——(本文称之为)关中地区的河南方言,这种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普通话的人称代词相比,有相同,亦有不同之处,本文着重探讨了其人称代词的各种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12.
113.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114.
两周金文共有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尔",它们的语法功能一直比较稳定。"余、朕、女、乃"和"我、尔"在殷商以前可能属于不同方言,后者之进入前者所在方言,可能就是为了补前者不表复数之不足。第二人称代词在殷商西周时可通用于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到东周春秋时期逐渐有了限制。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随着称谓礼仪的发展,称谓系统也发展得愈益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115.
“如何”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率稍低一些。不过,它功能较多,能构成各种不同结构的句式。如“如何+VP/AP”、“NP+如何”、“无论/不管+如何”、“V得+如何”、“如何如何+AP/VP”、“NP+如何如何”、“VP+如何如何”、“如何如何+NP”等。论文从单用、叠用、连用角度归纳了“如何”的主要用法,并具体解释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由于汉语诗词讲究精练含蓄,常常不用人称代词或指代不明,这给译者在主语的判断和人称的选择上带来了困难,但是也为译者提供了比较自由的阐释空间.从关联理论出发,汉诗英译时人称必须明示,译者应根据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灵活选择人称视角来表达作者的交际意图,尽量避免误译,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7.
“复用”是指疑问代词在句子中重复出现两次以上的使用现象。笔者整理了近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多少”复用的主要格式,如“V1+多少+V2+多少”、“多少+N1+多少+N2”、“N1+多少+N2+多少”。现代汉语中“多少”的复用在已有格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产生了新的格式,如“多少+多少”、“多少+N+多少+量词”、“多少+量词+(N1)+多少+量词+(N2)”。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通过实际例句,逐步分析法语当中各种宾语人称代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在将各个教材及语法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将本语法的内容做了最完整的归纳。  相似文献   
119.
“余、我、朕”是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句法功能上,即“余”以充当主语为主,“我、朕”以充当定语为主;“我、朕”的差别表现在“朕”主要见于具有庄重色彩的语境中,而“我”没有类似特点。“不、弗”、毋、勿”是常见的否定副词,“不、弗”主要表示一般性否定,“毋、勿”主要表示禁止性否定。四词在出现频率、出现时间、句法功能、组合功能、其后动词是否带宾语等方面都表现出或同或异的差别。“乃、婚”二词的不同表现在“乃”主要用为第二人称代词,而“婚”主要用为承接连词,但在大的不同中二词也表现出一些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0.
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殷都学刊》2000,(1):99-101
“的”是安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缀。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方普(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方法对名词、代词后的语缀“的”的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认为“的”是安阳方言中重要的成词成分。而疑问代词“啥”和”啥的”的语法异同又为吕叔湘先生关于“什么”的语法论述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