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82.
土家耍火龙     
龙是中国的吉祥象征之物,全国各地都有舞龙的民俗,但耍火龙,却是建始特有的民俗文化。春节期间,除过小年、过赶年、出天行、抢银水外,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就是从正月初九开始到十五结束的耍火龙了。耍火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据说它源于一次扫除瘟疫的活动。传说在三百多年前,花坪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瘟疫,  相似文献   
83.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8,(17):155-156
《逼近的瘟疫》;《猎头》;《文明的解析》;《群氓之族》。  相似文献   
84.
南非作家安德烈·布林克的小说《瘟疫之墙》有着鲜明的政治诉求,作品从欧洲瘟疫书写传统中汲取灵感,批判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小说以瘟疫为寓言,通过探讨中世纪时期人类面对黑死病的种种行为,映照出当时南非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借助人们面对"瘟疫"所产生的共同痛苦和创伤,在南非社会塑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以期对即将到来的民族和解有所裨益。白人作家力图通过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黑色书写"为受压迫的黑人群体发声,从而消弭长期以来的偏见和歧视,而这种对共同体的认同及守望相助的信任在全球大流行病肆虐的今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09,(9):65-65
●做事不能纯粹为了当官,不然所做的事毫无意义;当官必须做事,不做事就是失职;做事的不一定都能当官,因为领导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6.
张羽  新空间 《劳动者》2005,(12):10-11
公元1918年,人类还未从战的硝烟中恢复元气,就惊恐地从各大媒体上读到了发生在西班牙的可怕瘟疫。紧接着,这瘟疫病毒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超过两亿人感染,约5000万人死于非命。  相似文献   
87.
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瘟疫病史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比较薄弱的方面,典型个案的研究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瘟疫及相关情况的了解。乾隆二十一年(1756),大疫发生于“康乾盛世”时的富庶江南。作者对此次大疫展开了多视角的系统研究,运用详尽的史料近乎完整地回溯了历史场景,并以此为背景,揭示大灾与大疫之间的关系,检讨传统国家和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为。由此,可使我们全面认识当时的“盛世”和江南富庶的真实意涵。  相似文献   
88.
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人口压力增大。面对这种压力,人们进行了积极的应对调整。这种调整,首先表现在人们对生育能力的节制上,其次表现在农业耕作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的变革上,其中后者尤其重要。但是,在13世纪,随着小冰川期的来临,气候逐渐变坏,这就给人们的应对行为带来了困难。更为严重的是,突如其来的黑死病夺走了大量的人口,打断了人们的应对进程。  相似文献   
89.
疫疾想象是美国科幻小说的经典主题。这一文类的作品聚焦于美国乃至全球的卫生危机与医学灾难,展现出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传染病的态度,承载了科幻文学对于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和治理体制的深沉忧虑,以及对疫病中人民处境的深切观照。瘟疫主题的美国科幻小说关注助长瘟疫肆虐的政治体制、生命在瘟疫中的脆弱、疫病后社会的创伤与重建,将传染病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具象化,发挥着重要的警世作用,对当代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欧洲有三处著名的瘟疫遗产地:苏格兰的玛丽·金小巷、英格兰的亚姆村、德国的上阿默高镇。三地共同见证了17世纪鼠疫大流行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分别展现了封锁隔离、集体自律、坚定信心的抗疫理念和方法,留下了深刻的抗疫经验和记忆。它们的文化记忆在过去三百多年中被反复渲染、取舍和建构,分别凝聚成"灾难恐惧"、"人性致敬"、"乐观感恩"的主题精神,这些精神以及造就精神的场所进一步发展成为有历史内涵的回忆之地。三地进而以恐怖体验、现场朝圣、娱神狂欢等方式发展遗产旅游,实现了瘟疫遗产的生动延续与活态传承、文化记忆的激活与再现。这类因地制宜而又别出心裁地存储、取舍、激活抗疫文化记忆的生动案例,可以归纳为瘟疫遗产地构建与传承的"欧洲经验"。2020年全球抗疫将形成新的文化记忆,当今的记忆亦将被存储、取舍和再现。站在前人肩膀上,今人在面对共同灾害时应该能够沉着应对、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