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中国美术史上赵孟頫是一个多产的画家,无论是在文学还是艺术之成就上,在元代里可以说是最显赫的。先前的研究众多,无论是生平、师承还是绘画书法都有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而以个案研究最多。本文以他的《水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这幅山水画出发,试图在此幅画中探究白描渴笔代替水墨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朱叶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3):61-62
《五马图》是现存最为可信的一件李公麟的作品,画家在画中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成功地描绘了马的外形以及表现了马的内在结构特点。李公麟以娴熟的笔法作鞍马人物画,使白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画科,这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巨大贡献。因而,元代长于白描的赵孟頫奉他为“白描之祖”。 相似文献
43.
汪伟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7-51
文章“悬搁”雷蒙德·卡佛文学作品的一系列历史评价,如“极简主义”“肮脏现实主义”等标签,借助卡佛多篇“开放的文本”,直观地分析其笔下碎片化的人物角色及其精神状态,揭示出卡佛不同寻常的冷漠的文学气质.同时,透过卡佛灰色调的白描手法,文章经过分析还发现卡佛的作品另一部分重要的价值在于反抗“美国梦”对人性的压抑与异化,寄托其温情的自我救赎,通过反抗与自我救赎其作品隐喻的精神境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4.
冯自变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8):132-133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历史发展中产生、并用来思维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语言可以被看作是客观化了的精神,它替我们表达细致而丰硕的感觉与思想。针对人们对新闻语言的是与“非”进行阐述,探讨新闻语言的是亦即是、“非”亦即是,以消除人们对新闻语言的错误看法,还新闻语言以清白。 相似文献
45.
张耒作为苏门重要成员之一,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他的作品较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平易舒畅,不事雕饰,自然有味,有唐人之风。本文试就张耒的人生价值观、诗学观以及诗歌的风格作简单分析,以期窥得苏门诗人乃至整个宋诗风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46.
马琼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127-130
张爱玲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创作风格,追求中国古典小说那种平淡而近自然的审美境界.但后期她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转变:注重在小说中表现细密真切的生活质地、白描手法的完美运用、松散的叙事结构,这些新的转变和尝试极富意义,形成了张爱玲后期创作中的突破,但却往往为学界所忽视. 相似文献
47.
风格作文作为本人的教学实验,力图从作文的基本元素——语言出发,探究语感奥秘及作文魅力所在。白描语体、修饰语体、幽默语体、哲性语体、新闻语体、政论语体、说明语体,本系列将逐一进行梳理,解剖名家风格,提供学生作文实用技巧。 相似文献
48.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线、点”等最基本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张扬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作为国民精神食粮的艺术和时尚领域服饰逐渐来时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本文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9.
孙爱玲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45-49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深刻总结了市井小说的创作经验,形成其创造性的市井小说理论。它揭示了市井小说独特的审美特性,发展了人物塑造的理论,分析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强调了小说的语言特色。张竹坡之市井小说论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对后世小说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0.
在河南地方作家的散文创作中,豫北作家王兴舟是别具特色的一位.他的散文写乡土状山水,优美雅致,别具一格,在白描手法的运用、意境的营构、韵律的创造等方面尤其出色.文章对上述诸方面展开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