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民国初年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比较大的变化。《民权素》是民初刊行的大型文学杂志。通过对杂志内容的考察可以看出民初婚恋观念的变化、文体形式的变化和戏剧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2.
崔明海 《学术探索》2010,(2):122-126
1920年初,在政府和新文化派精英的共同“运动”下,北京政府教育部终将国民学校“国文”改为“国语”。这标志着白话文以“国语”的合法身份进入知识生产体系,同时亦是文言教育传统的衰落和边缘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23.
:白话文运动是 2 0世纪初中国最有影响的活动 ,近几年的有关白话文运动的是非功过议论纷纷。本文力图跳出在文学、文字内部领域来评价白话文的思路 ,以现代性为中心词 ,以民族国家为视角 ,在白话文运动与民族国家的诉求的关联中把握二者关系 ,着重分析了白话文运动与民族国家在文化资源、价值方向两个层面上的联系 ,以及由于历史现实境况 ,白话文西化为标准的文字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24.
25.
言诚 《中华魂》2017,(2):35-35
我不会写诗,但爱读诗,尤其在心情闲适舒畅之时。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与一些大诗人神交,那是一种神奇绝妙的享受。翻开历史画册,我国曾是一个博大的诗歌王国。从屈原的《离骚》到项羽的《垓下歌》,从唐诗到宋词,从白话文到现代诗,洋洋洒洒,犹如长江一泻千里,又如黄河波涛滚滚。  相似文献   
26.
再造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二十世纪中国有两场针对汉语的革命我们至今不忘 ,一是胡适发动的白话文运动 ,再即是毛泽东发动的“反对党八股”的斗争。从“划时代”这个意义上看 ,胡适的运动当然更出名 ,不过 ,说老实话 ,白话文这件事起念头虽然很难 ,但真办起来还是比较好办的。首先革命的对象明确而集中 ,文言文就明明白白、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 ,可以一把抓住狠打 ,可以拎起来把它挪开。再说白话文运动还幸得陈独秀这样“必不许人有任何讨论余地”的凶猛之人 ,幸得鲁迅这样若干年后还“以最黑暗、最恶毒的诅咒咒骂倡文言者”的老辣之将 ,何愁攻而不克。不数年民国政…  相似文献   
27.
主持人的话     
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于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之中,"五四"初期的这场语言革命对现代文学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是这场语言革命  相似文献   
28.
吃亏是福     
侯磊 《老人世界》2020,(2):25-25
与“难得糊涂”齐名的是郑板桥的另一幅匾额“吃亏是福”,注解为:“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在即是矣。”这个注解很好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即:“人的所得太多之日,便是开始损耗之时。而当一个人变得欠缺不足后,就会渐渐地充裕起来。自己有些损失,自然就会利于他人。这样一来,对别人而言,得到的是心平气和,对自己而言得到的是内心安宁。既平和又心安,才是真正的福气所在。”郑板桥对“吃亏是福”的理解和阐释,可谓鞭辟入里,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29.
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同为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倡导者与优秀实践者,但周作人强调汉语的不可更张的继承性,留恋于汉语的趣味性。鲁迅认为文言文承载了太多旧有文化的"踪迹痕",反对读中国书,甚至主张废除汉字。殊途同归的是:周氏二人都有面对语言的无奈甚至不信任。但最终周作人走向了自言自语的文人"闲谈";鲁迅则选择与旧式文人彻底决裂,最终成为现代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0.
张光茫 《社区》2011,(35):55-55
在很多人心中,国学大师黄侃是一位放浪形骸的狂徒形象。随意骂人、反对白话文、脾气古怪、贪嗜美食这些即使算不上是斑斑劣迹,也多为负面新闻。而其博大精深的学问倒是少人问津。黄侃一生严谨治学。嗜书如命,且很有心得,总结他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于后学者来说,不无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