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90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68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52.
《飞跎全传》是根据清代说书艺人邹必显演说整理而成的一部白话小说,约四万余字。该书富有浓郁的口语色彩,保留了大量的扬州方言词汇,对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选取数例,略加考释。  相似文献   
53.
涂承日 《学术交流》2013,(1):190-194
在唐代诗坛,贾岛虽非声名显赫的一流大家,但他刻苦炼饰的创作精神与别具一格的诗歌风貌,却为其在名家林立、流派纷呈的中唐诗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在后世拥有众多追随者。贾岛作诗偏于求"奇",后世诗评家也常以"奇僻"总论其诗歌特点。这种诗风的形成受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其外因是元和诗变时代氛围下韩孟诗友求奇创新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影响及对杜甫奇特诗歌作风的继承,内因是多年的释子生涯所养成的独特的审美癖好及自身苦寒困顿的境遇导致其多选取异僻之物与幽奇之象来寄寓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54.
从禅宗对于中国诗歌、尤其是对于王孟诗派的影响着手讨论王孟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以禅入诗,诗中有禅,以禅喻诗,禅思与隐逸思想的契合,使王孟诗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人格、隐逸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而成为有唐一代审美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55.
陈与义是南北宋交替时期的重要诗人 ,一直被确认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 ,通过对江西派成员的确定标准、陈与义诗歌创作主张和实践等方面问题的分析研究 ,认为陈与义诗无论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与江西诗派相去甚远 ,实不应为江西派中人  相似文献   
56.
朱熹崇正、重统、尚雅、尊古的文化心态代表了近古时代正统文人的文化心理.朱熹把理一分殊的思想贯穿到文学的领域中,引申出文道一本论.同时,又将传道之文和抒情之诗加以区别,肯定诗歌的价值多重性,提倡一种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的体验诗学.而心性义理不同程度的渗透,则形成了朱熹诗歌的丰富层次和各类文本的独特性.文从道出的观念,又使朱熹的文风趋向平易自然,使其文章呈现出以立意为本而不尚词采的风貌.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严复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实际状况为证,论定严氏确应归入学家的“同光体”诗派;继而剖析严复渐趋倒退的政治立场,视诗文为“小道”、仅可作“怡情遣日”之具、追求醇正古雅的文学思想,以及对国民素质低下的片面认识,揭示了严复传播西方文化与固守旧诗观念这一矛盾现象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8.
主导文体是一种文本语境,影响着人们对词语的选择、对语义表达方式的心理设想和词义组合、聚合的整体构造方式.汉语主导文体所营构的文本语境理应成为考察汉语词义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文言和白话这两种汉语文体,在各自占据主导地位以及二者嬗变交替之际,都深刻地影响了动态词义在语境中的实现方式和汉语词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9.
中唐分前后两个时期。后期诗坛有通俗、怪奇、雅正三个流派 ,三大流派构成了奇特的鼎立抗衡格局。通俗派诗歌的主导风格在于质实通俗 ,不避俚浅 ,讽兴时事 ,不虚为文。如此倾向可谓其来有自 ,总体上说是其主观追求的结果。就艺术实践而言 ,成就不小 ,但缺陷难免。“非求宫律高 ,不务文字奇” ,此为通俗诗派审美追求的全部内涵 ,同时也是抗衡雅正诗派、怪奇诗派的鲜明旗帜。审视一番诗派鼎立之格局 ,有助于中唐诗坛形势的立体化认识。  相似文献   
60.
清末民初之际的关于唐宋诗的论争,逐渐由诗学观念的分歧变成南社内部的政治斗争,从而最终导致了南社的解散。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内、外部文学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南社内部的这次论战不仅是一场诗学论争,也是宗唐与宗宋派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的相互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