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1590篇
劳动科学   151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07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258篇
理论方法论   277篇
综合类   2405篇
社会学   356篇
统计学   18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专利实施过程中实施主体、客体及参与的社会力量相互作用会引发需要法律法规调整规范的诸多社会行为及社会关系,中国专利法有关条款对这些社会关系的调节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推动专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2.
信息时代行政法规的传播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 ,美、英等西方国家提出并建立的公共行政信息网络 ,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行政立法、执法及社会公众进行行政监督 ,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为此 ,借签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 ,提出加强我国公共行政信息网络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3.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电力监管不仅关系到电力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文章从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出发,分析了电力产业监管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电力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力监管改革应当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建立标尺竞争和绩效标杆相结合的激励性监管,完善监管政策和机制,提高监管绩效,从而促进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4.
55.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监管与规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外合作举办高等教育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在经营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现象.其原因既有体制上和管理上的问题,也有观念上的因素,今后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规范,促使中外合办高校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6.
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管机构置于中央银行之外的混业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一种国际趋势。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不会削弱金融监管,WTO下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将由分业监管逐步向混业监管演进,着力于提高效率的内控式监管和自律式监管方式也将加强,并逐步实现从直接监管方式向间接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岩梅 《理论界》2006,(7):268-268,263
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基金是关键。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方案,保证医疗基金足额到位,并切实加以监管,才能保证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8.
随着信息披露监管的逐步变革,互动式问询函制度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3—2017年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可研究交易所互动问询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动问询可以通过挤压企业披露更相关的信息和增强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稳健性来增强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具体表现为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增加债务融资规模。同时,交易所的互动问询具有溢出效应,能够增强被问询公司同行业同地区公司的债务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5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针对德国实施的经济战行动为协约国阵营获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 纵观其筹备和实施过程, 中立贸易问题一直是影响英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外部因素。 1909 年 2 月, 英国 主导签署了 《伦敦海战法规宣言》。 通过这一国际立法实践, 英国希望实现交战权利和中立 (贸易) 权利的 相对平衡, 以确保自身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无论扮演哪种角色都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国际法的庇护。 然而事与 愿违, 一战爆发后 《伦敦海战法规宣言》 不但没有为英国的经济战行动提供合法性背书, 反而严重地阻碍 了其有效实施。 究其根源, 即先前推动签署这一文件时, 英国低估了中立贸易渠道对于德国维系自身战争能 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英国政府于 1916 年下定决心开始对中立贸易实施强有力的 干预, 《伦敦海战法规宣言》 随之彻底遭到废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