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4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9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45篇 |
人才学 | 32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504篇 |
理论方法论 | 124篇 |
综合类 | 1431篇 |
社会学 | 177篇 |
统计学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55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诗》可以群"源于礼乐合群的历史实践。孔子以"仁"为本体,对以"礼"为核心的群体关系进行提升和超越,将外在的规范和秩序内化。又以"仁"为内核对《诗》进行意义的建构,将"思无邪"作为《诗》的本体。《诗》所承载的观念、价值形态转化为本然无邪的情感,在感性的审美交流中实现道德的提升,将人们纳入一定的社会和政治体系之中,具有社会整合和政治统御的功能,这就是孔子"《诗》可以群"的本质。同时,"《诗》可以群"将《诗》作为文化价值权威进行言说,是孔子理论建构的创造性方式,成为后世儒家学说发展的经典路径。 相似文献
22.
23.
盛唐山水诗的高潮 ,植根于社会文化氛围 ,植根于大众的接受趣味。所以出现盛唐诗的高潮 ,是诗歌文本自身发展的结果 ,也是审美接受的生态效应。因此对山水诗创作—接受—再创作的循环状态的研究 ,即是注重山水诗生态环境和创作主体生态取向的研究。盛唐山水诗创作主体的创作自觉 ,表现出审美上取南北文化之长为理想境界的文化整合意识 ,表现出对于时代接受趣味的顺应。思想整合的盛唐文化生态 ,使山水诗水准卓特高标 ,出现了盛唐所特有的艺术生态和面貌 ,这在唐人选唐诗中得到真实而生动的展示 相似文献
24.
长篇小说《山娃城男》是本地作家吴庆坚撰写的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年代,一群山区青年到特区创业的故事。小说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形式,展现和刻划了众多的人物群像,并通过他们,反映了特区的变化和众多不同的人生历程。分别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安排到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归纳和概括了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5.
胡翼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8):169-180
“肄言”是严复创制的专门概念,也是一个基本退出应用领域的“古董词”,但该词却是理解《群学肄言》的关键支点。对于斯宾塞原著未曾言明的方法论意涵,严复不仅予以准确领悟,并将这种阅读体认作为翻译该书的基本指针。《群学肄言》不是原著的照实转译,尤其是题名并非原题的直接对译,而是严复基于原书方法论意涵而拟定的新题名。由于受到严复的“肄言”可以“导先路”之说法的影响,有些研究者误将“肄言”等同于导言或导论。实际上,“肄言”是严复精深把握近代各专门学科的知识构成,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创造性译制,其本真意涵是指各门学科都必备的研究方法论或方法准则,故而“群学肄言”的现代意涵是指社会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6.
27.
28.
建安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文章辨析了“风骨”、“气象”等诗学范畴的涵义,认为:建安风骨不能标示建安诗歌的整体风貌;建安时代形成了足以与盛唐气象相对峙的建安气象;建安气象与盛唐气象之间有深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9.
30.
朱意秋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3):324-327
众多与港1:3物流相关的企业绕港而居具有明显的产业聚集特征。文章从繁荣港1:3物流产业聚集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港1:3物流产业聚集的观点,并分析了港1:3物流簇群的优势、条件模式对产业本身及地方经济的影响。认为港1:3物流应打破上游企业的垄断,警惕强势企业形成垄断链。创造中小企业易进易退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