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41—1962年的英美核关系经历了从"对手"到"盟友"转变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和国家势力的此消彼长及其两国对国家利益的强烈诉求,阐释了由二战和冷战所塑造的英美"特殊关系"(special relationship)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国家利益才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2.
13.
试析苏俄、共产国际在中国寻求盟友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0):313-316
上世纪 2 0年代初 ,苏俄、共产国际在中国寻求可以帮助苏俄缓解国内紧张局势和实现共产国际世界革命理想的盟友。在经过对吴佩孚、陈炯明和孙中山的往复试探后 ,确立了孙中山作为统战对象。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是复杂的 ,其中有维护苏俄国家利益和以盟友的实力作标准的一面 ,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孙中山自身的转变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在护国战争、护法运动期间,对为中国民主共和事业奋斗历尽艰辛并做出贡献、立下勋劳而先逝的盟友,尤其是牺牲在战斗岗位上的同志都伤感万分、深情缅怀.除与盟友联衔发讣告、唁电外,他还撰写祭文,题书挽额、碑词,以至亲往吊祭恭读诔文. 相似文献
15.
16.
17.
拉图尔在《科学在行动》一书中,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行动中的科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指出修辞学在解决科学争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实际上构成了科学争论解决的一种修辞学模式,科学家通过求助盟友、占据要塞、建立网络这样一种步步推进的过程,力图让对手知难而退,以解决科学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