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1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483篇 |
理论方法论 | 54篇 |
综合类 | 1046篇 |
社会学 | 50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关雎》作诗之义及文化史意义疏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雎》诗中“窈窕”径释为体态、姿容的轻盈苗条与当时的文化情境相去甚远 ,断非《关雎》诗中意义。“窈窕”当以《毛传》之说为的训 ,即思深虑远 ,宽闲深沉 ,又有着与人为善的美德。就其作诗之义而言 ,这不是“封建礼教“强加于民间歌者的思想 ,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经验中所获得的共同认识。《关雎》被编入诗集 ,并成为《风》之始 ,在本质上表现了周王朝缘人情而制礼的一贯作法。《关雎》作为一首普通的民歌 ,在编诗者对当时民俗心理与统治者意识的平衡、周纳之下 ,又肩负了更多的文化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高利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42-47
从吕本中到方回 ,是江西宗派学说内涵和外延不断明确延伸的发展过程。江西诗派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后人没有理由把江西宗派学说凝固在吕本中时代。方回举陈与义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诗学依据 ,是因为南宋诗坛关于江西诗派学说舆论的充分铺垫和陈与义“诗宗已上少陵坛”的创作实绩 ,其深层的意义在于方回对黄庭坚及江西宗派理论的深切把握 相似文献
83.
金国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3-6
承接《论专字的本质及成因》一,立足于汉字发展史,向上追溯专字的源头,向下观察专字的五种流向。提出在今后的汉字整理工作中,应主动淘汰一批专字。 相似文献
84.
马庆株先生指出“语义是形成句法聚合的基础 ,语义成类的制约词语和词语之间的搭配 ,制约语法单位的组合行为和表达功能”。该文就是利用马庆株先生在 [ 顺序义 ]体词和对上对下类动词方面的研究成果 ,发现具有顺序义的指人名词和对上对下类动词对“V2 的 是 N”句法格式是否有歧义有一定的制约 ,并且很有规律性 :当N为顺序义最高项或最低项时 ,“V2 的 是 N”句式一般没有歧义 ;当N为中间项时 ,该句式则存在歧义。同时不同系列的衔位名词之间的权势关系或一致关系也对歧义的理解产生影响。另表人名词多义词引起的歧义既和词汇有关 ,也和句法有关。 相似文献
85.
86.
87.
王红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111-114
古汉语的偏义组配是种特殊的句法结构。人们常将之看成偏义复词,这主要是从听读者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也是为着训释文献语意的理解视角。从说写者的角度去分析,古汉人构建偏义组配的认知理据是在完形感知的基础上据主体/背景的分离原则,使偏义整体中的主义成分构成认知主体,而让从义成分构成认知背景。偏义组配是一种汉语历史句法现象,其后来之所以消亡主要是由汉语特点及语言遵循的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曹胜高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
周代有七祀之制,王及诸侯皆祀司命。司命有二:一为百姓所立,祀于国中;一为王室所立,祀于宫中,司王与诸侯之天命、爵命。从楚简来看,楚所祀司命与《周礼》《礼记》所载制度相合。《九歌》中,《大司命》言楚王薨后灵魂升天,《少司命》言新王继位而受命,其中所歌细节合乎楚怀王、顷襄王之际史事。秦汉后,王与诸侯的司命之祀式微,司命演变为民间泛祀小神,二司命的早期祭义遂湮没不闻。 相似文献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