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主要采用人文交流的方式推动民心相通。本文从对外援助的视角研究如何利用对外援助促进民心相通。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援助在援助政策、援助项目、合作模式、援助地区、援助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研究中国通过对外援助促进民心相通的优势及障碍,总结中国在援助前提、援助时机、经验价值、受援压力等方面具有利条件,以及在援助地区、援助期限、援助对象、援助方式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出中国援助应处理好三个矛盾,即大量援助需求与中国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矛盾、援助给"鱼"与给"渔"的矛盾、援助给"政府"与给"人民"的矛盾。  相似文献   
22.
目前 ,文化新闻报道还存在许多普遍性的问题 ,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文化新闻的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23.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性否定语义,这是疑问和否定相通的语义基础。当然,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有条件的,即反问是疑问与否定相通的桥梁,是促使疑问向否定转化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反问这种疑问的强化形式与否定在语义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对某个预先假设的命题的否认或反驳,且都带有语义确定性。而惊异、怀疑分别是推动疑问向否定转化的重要语义动因和心理机制。简言之,疑问和否定语义相通是反问、惊异和怀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剖析包括宗教在内的人类发展史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劳动社会观这个透视历史现象的“X光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重要的联系。从根本上说,各种宗教的内容都深受现实劳动条件的制约。对扎毛村藏传佛教的辨证批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政教合一制式寺院经济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以最大可能集中占有剩余价值为内在逻辑的。然而,历史总是循着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规律舒展开来。扎毛村三座寺院作为经济组织在政教分离后的社会主义黄南热贡大地上完成否定之否定,重获新生,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5.
"致太平"思想是道教经典著作 《太平经》 的出发点,是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通过培育诚信、 孝善的道德品质,完善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周穷救急"来保障"以民为本"、 宣扬"广而不伤"的平等博爱思想以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以"天人一体"、"三合相通"的思想为指导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国家的安定和谐.从个人、 社会、 国家三个层面对"致太平"理论进行当代阐述,这对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实现国家繁荣昌盛、 人民幸福安康的伟大梦想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6.
论教育德性的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德性考察教育中的德性问题 ,它具有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德性的本质内核中 ,其特殊内核表现为教育德性的逐级上升的七种境界 :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教育德性境界的上升机理是德得相通。教育之“德”与教育之“得”的矛盾 ,教育之个体“德得”与教育之社会“德得”的矛盾 ,是推动教育德性境界不断上升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7.
晚唐时代,文人心态内敛,艳情题材增多,诗歌中产生了细美幽约之作,这种细美幽约的风格更适于在词中表达.在温庭筠之前,李贺、杜牧、李商隐的作品中已出现了词化特征,至温庭筠诗中,尤其是其乐府诗中,在造境、题材、语言、词境上也出现了明显词化倾向.温庭筠将作诗之法引入作词中,并首次大力作词,遂大启词端.  相似文献   
28.
人生至境是人对理想生活处境的终极性描绘,也是先哲们求解人生问题的重要体现。作为中西文明的重要思想者,亚里士多德与庄子都对此给予了丰富的阐释。立足跨文化的比较视域,两位先哲的人生至境可相应地从5大维度进行比照:样态形式——“闲暇”与“逍遥”;通达途径——“沉思”与“坐忘”;价值旨趣——“至乐”与“无用之用”;理智角色——“崇智”与“去智”以及人格形象——“完人”与“至人”。虽然亚里士多德与庄子均将人生至境指向了内在精神性的自由之境,但在5个维度上都既有相通性又有差异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于始源点上的汇通与分野。  相似文献   
29.
晁补之与苏轼亦师亦友,渊源颇深,其诗论重视诗境的提升,推崇“治心养气”的自我涵养,讲究作诗“高处要先据”、“胸有成竹”,并因此衍生出“诗画相通”的观点,这些都与苏轼诗论有重要的继承关系,并有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  相似文献   
30.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但不同的东西可以彼此相通。主张语言只能私有而不能相互交流的论者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同而又能互相沟通的关键在于:每一人、每一物都是唯一的宇宙整体的反映,只是各自的反映形式不同而已。万有相通的道理也适用于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宇宙整体既承载着过去,也孕育着未来。过去与未来都是唯一的宇宙整体自我展开、自我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状态。所以过去与未来虽不相同而又能相通。历史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一个有连续性的统一整体。哲学的最高任务不能停滞于认识相同性或同一性,而是要进而从宇宙整体内部体验到万有相通、万物一体的高超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