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434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989篇
社会学   143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12.
我国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承载了博大、坚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社会的认知。也是对当时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认识,这些优秀的书画艺术品真实再现了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在五千年历史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中国书画艺术,是当前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重要部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书画真迹一直是王侯将相和商贾贵胄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就其本质而言属于文化范畴,新闻媒体在文化建设中又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因此,新闻战线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首要的问题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繁荣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9,(2):85-90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揭示了共同体的辩证结构。一方面从人类解放的宏阔历史视野出发,通过分析真实的共同体和虚假的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达到对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形态演进、历史价值的辩证结构认识;另一方面运用差异性与同一性、客观性与批判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等对立统一关系把握共同体,为思考和建构合乎时代要求的共同体提供方法论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辩证结构观,结合当代社会生动实践,打开认识共同体的新视野,从而迈向理解共同体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宫本百合子笔下的“伸子”与丁玲笔下的“莎菲”,在叛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虽然具有表层类似的孤独、自尊、多愁善感、以我为主的爱情观,但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物形象。莎菲是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追求个性解放、婚恋自由的女性典型形象,复杂而又真实,虐人而又自审,给人一种艺术的残缺美。伸子则是作者背离生活真实,臆造出来的观念化的追求所谓“理想”的女性符号,孤芳自赏、高大完美掩饰不了她给人的虚假感。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期刊。本刊开设的基本栏目有: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语言文学。本刊特色栏目有:现象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钱杏邨、殷夫、冯乃超、莞尔等中国现代普罗作家笔下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白俄叙事.受到民族、语言、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隔阂与限制,这些白俄叙事难以深入白俄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因而其所塑造的并非真实的白俄,而是白俄的幻象.然而,这些白俄幻象展现了普罗作家文学想象与自我想象的方式,而且充满了作家与无法根除的小说“杂语”的博弈.就此而言,这些白俄幻象又是真实的,映射出普罗作家建构革命性自我的艰苦努力.白俄叙事颠覆了普罗作家“左倾僵化”的刻板印象,还给他们文学乃至革命丰富而生动的表情.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往往被理解为是对宗教的全面、彻底的批判,最终是为了消灭宗教,并进而被视作是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局限性。然而,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一则不是对宗教本身的批判,而只是对那些与剥削制度相关联并为剥削制度辩护的特定宗教形态,亦即宗教的特定发展阶段的批判;二则即便是对这种特定形态的宗教,马克思也并未加以绝对的否弃,他看到了在这种宗教形态中所蕴藏着的人的本体论追求精神。因此,解放被宗教异化了的人的本体论精神和寻找人的本体论精神的真实根基就成为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两大本体论旨趣。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公认的法治要素之一,是中美法官处理纠纷的共同制度前提。中美都需要客观公正的程序使诉辩双方信赖司法裁判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能够贯彻形式法治的司法方法。在程序法治之下,中美法官所运用的司法方法有三大共同点:其一是遵循释义学解释,中美法官执业的第一要求均是首先理解法律文本的意义;其二是坚守形式理性,在结合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时应确保推理过程不掺杂非理性的因素,中美法官均在可预测的诉讼程序之上借助全国统一的法律数据库和智能系统进一步确保实体法裁判尺度统一;其三是追求法律之真,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现代法治国家更加重视物证基础上的法律真实。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与其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视域转换密不可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置身于世界之中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就是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存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实现了一场彻底的本体论革命,马克思哲学既不是物质本体论也不是实践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并不存在二者之间的纠缠。以自然先在性为前提和物质本体论为根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无法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