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561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文中首先通过对“童心”作具体解释来正理解李贽之“童心”的本意,再将其“童心说”放在其“人论”中作进一步探讨,从而揭示出李贽“童心说”所隐含的个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232.
现世的沉沦之诠释学分析,经验性的不在场使儒学"走向无的无",常常背离人们应当理解的东西。儒学表达的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需要——去理解的思想运动。儒学演进过程同时是不断克服相反现象的过程。固本守、终极关怀。此在呼唤——追本溯源、天人合一。终极关怀,以人为本、美善相乐,传达生命情调与美感,至大美人生境界。儒学追求之哲宗"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世界精神太忙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故而人们以经验世界的方式回到内心,转向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以人为本,传达生命情调与美感。儒道相融、家国情怀,爱善相因、薪火相传,儒学革故鼎新。协善美、美善相乐,至秩序和,以博大豁达的家国情怀、舍弃有限"小我"至无限"大我"之理永恒。  相似文献   
233.
234.
在祖国黄土高原的吕梁山腹部,蓦然耸起一座巍峨奇峰,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北武当山。它兼具江南山水灵气,五岳名山秀色,集雄、奇、险、秀于一身,而自成一派胜景。北武当山又名武山,坐落于距吕梁市40多公里的方山县境内。走进山门,先看见一座雄  相似文献   
235.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论幽默》中说: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何为"幽默"?一般我们理解为"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跟滑稽不同,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则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如果作家富有幽默感,其作品便会趣味无穷;如果演说家富有幽默感,其听众就会乐在其中;如果老师富有幽默感呢?自然就会更有感染力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心灵。于是,我立志做个懂幽默,会幽默的老师,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36.
朱敦儒以词著称,其词风对南宋及后世作家有较大影响,被誉为"樵歌体"或"希体"。其中"希体"的内涵既相对确定,又经后人效体中逐步选择、逐步确认。宋室南渡的国家剧变与麋鹿之性的生命本色是构成"希体"内涵的两大支点;家国之悲、身世之慨及晚年隐居时期的旷达闲适是"希体"的构成内容;清隽谐婉,以口语、俗语入词是"希体"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37.
拟像与拟,为鲍德里亚用以描述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存在形态的范畴,拟像分别指认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形式:对符号和自然的仿造、无原型的系列生产和模式生成存在的拟.拟的世界是资本逻辑制作出来的超级实的王国,其中,代码的统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隐性暴力.  相似文献   
238.
本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特点及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精心设计语言,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同时将观察、阅读、想象、说话结合起来,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相似文献   
239.
道家的黄老之学在汉初一度成为统治思想,汉武帝以后,尽管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但由于儒、道这两种学说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所以,每当社会动荡、世风日下、虚妄高张、儒学僵化衰微之时,道家思想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匡时救弊的药方,成为儒家学者吸取的对象。儒、道相抗相补特别是道家思想,对汉代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在汉代的诗、文、赋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240.
英国19 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作优美动人,闪烁着美和的光辉,这与诗人“美即是即是美”的美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对散见于济慈书信及其诗作的美学思想作一归纳剖析,以便人们对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