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561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解决同义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困难在于:断定表达式有相同的意义包含了如下的假定——不同的说话者用音节划分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同义性问题不仅涉及指称问题,也涉及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的问题,而这也是“分析性”和“内涵”这些概念何以导致众多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查尔莫斯认为,为了刻画表达式的内涵,必须区分认知的可能世界和模态的可能世界,从而利用理性(说话者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模态(实世界的可能状态)构建出“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242.
通过对权利冲突与假的辨析,权利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权利冲突概念之界定,将其限定在法定权利冲突讨论,并从权利的相互性、权利的多元化、法的不确定性及权利界限的模糊性方面阐述权利冲突形成之原因,最后从权利平等保护、利益衡量、权利不得滥用方面提出解决权利冲突的原则和从立法层面、司法途径救济与权利主体协商提出解决权利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243.
燕惠王让乐毅书,应是《战国策·燕策二》燕惠王让乐毅书与《燕策三》燕王喜遗乐间书两段文字之和,其文字顺序应是《燕策二》为第一部分,《燕策三》燕王让乐间书为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244.
圭峰宗密撰成<原人论>一文,运用判教的方式对儒道二家及佛教内部的各种解释一一辨别.宗密站在佛教的立场上,对儒道二教关于人之本原的究竟之论进行了多方面的诘责.但从回向俗、入世化民的角度上,宗密又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儒道二教及本原的理论.佛教的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在宗密看来,也都不是究竟之论.宗密认为,只有一乘显性教以"一切有情"普遍具有的"本觉心"为人的本原,这才是佛教内部各种教门的合理性.圭峰宗密的本末之辨是华严判教在教理阐释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45.
导写: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美”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即本文的选材范围。  相似文献   
246.
女人需要养,男人更是如此。一个四十岁的男人还满嘴胡言,做事不靠谱,衣服乱七八糟,我们在蔑视他的同时,也会对他的枕边人疑问,这个女人没有"养"好他。去年元旦,我们应邀到外地去先生朋友新明家做客。一别十来年了,新明变化可大。以前我的印象中,他衣着相当不讲究,整个人显得很不起眼很不精神,可是如今再一看他,我简直认不出来了,他穿着浅咖色细格衬衣,外面是深咖色半长风衣,熨得平平整整,整个人相当  相似文献   
247.
关于《黄庭经》内外二景经成书先后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黄庭外景经》先出之说可以得到三个方面论据的支撑。首先,《黄庭外景经》原为天师道典籍,并且现存的金石文献显示,内外二景经在遣词上有着明显的完善过程;其次,内外二景经传经祖师和说经道君在仙谱系中存在品阶差异,说明《黄庭内景经》为上清道士所构造;再次,《黄庭内景经》中存在的众多有关上清道法的术语,在《黄庭外景经》中却全然不见。这些道法阶次上的差异,显露出置上清派于天师道之上的隐秘判教意图,可以进一步支持《黄庭外景经》先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48.
在鲍德里亚的后期思想中,超实、拟与内爆是三个核心概念.超实是对实的批判,超实的世界源自于符码的拟.在符码支配一切的时代,信息的泛滥导致了内爆,这是资本主义模式的一种转变.通过对这三个核心概念的阐发,鲍德里亚扬弃了早期以象征交换来替代现代性的批判思路,走向了客体支配一切的理论逻辑.这是一种悲现思想.  相似文献   
249.
论苏轼创作之“真”及其创作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轼在诗、文、画作等艺术创作中,皆体现出表达性情之特色,他重视诗人、画家对现实的观察和体验,重视诗歌形象的实性、典型性。在创作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常行"与"常理"的问题。通过对苏轼""性情的剖析,可以发现苏轼诗、文、画作的艺术特色,及其创作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0.
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实证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先后在欧洲崛起,尤其是以孔德为首的实证主义史学不但把史学当作科学来研究,而且明确地宣称史学是一门科学,使得历史学开始出现了一种背离人性的倾向。正是在这一思想潮流下,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并有力地反驳了以上的倾向。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理论的基本原则是错误的,但不容否认,他在探讨某些问题时具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