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必须认清当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原则与助学贷款的社会福利性原则之间存在矛盾,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贷款毕业生还款压力增大,高校对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支持力度不够,银校之间合作缺乏长足的动力以及制度化、系统化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缺乏等。为此,可以通过实现贷款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加强高校对助学贷款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互惠互利的银校沟通和合作以及建立制度化、系统化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等途径来实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督促还贷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2.
督促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项重要制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电子化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督促程序的电子化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促进互联网纠纷的解决、分流案件、节约司法成本,在这方面,德国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可以对督促程序在适用范围、申请方式、申请费用等方面进行调整,并通过实践中的试点进一步促进该制度的完善和适用.  相似文献   
33.
《民族论坛》2013,(4):67-68
3月26日至29日,省民委工作组深入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化香峪村和古丈县岩头寨镇蒿根村,督促落实省民委“为民务实转作风,勤廉办事树形象”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联系点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34.
刘秋珍 《社区》2012,(28):24-25
以前,我总认为从事社区工作是不难的,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做这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社区工作是“分线不分家”.居民只要找上门.不管是不是你这条线的事,都要热心接待.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所以每个社区工作者都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常识。到社区来工作。我才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记得2002年年底,家住煤建路71号的任福庚夫妇到居委会反映,  相似文献   
35.
宁伟 《社区》2001,(8):45-45
一个朋友向我借了4万元做生意。至今未还,现在我想通过法律手段追回这笔钱。但是,听说上法院打官司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而我工作很忙,不想为了这件事影响工作。我想讨回欠款,法律上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论督促程序和通常诉讼程序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督促程序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不同缺乏衔接,从而诉讼的作用难以发挥,为此,对督促程序与通常诉讼程序衔接的原因、方式、诉的合并分立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才能揭示督促程序运行失调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研究分析教学评价与激发学习动机之间的必然联系,并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多角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建立高效、有序的共体课教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8.
李炳涛 《公关世界》2023,(5):134-135
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针对高职学生存在学习效能不足、学风涣散的客观问题,通过学习成就感提升、目标树立、督促机制建立三个层面,组建出一套教育组合拳,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学风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将市定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与县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压死任务.确保年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定期督促指导。每一季度召开全市小额贷款目标任务推进会.定期到各县区督促指导,强力推进目标任务进度。三是扩大发放范围。  相似文献   
40.
督促程序在我国法院实践中日渐式微,亟须对其改革。督促程序电子化改革有助于有效发挥督促程序的司法减负与案件分流功能。目前法院督促程序电子化改革实践既在《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下运作,又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它创新的关键在于实现了形式性与实质性审查的统一,这有助于督促程序高效运作,便于司法管理、审查方式、程序保障方面实现智能化。督促程序的电子化改革需要廓清其与争讼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关系定位。此外,督促程序电子化改革还需要对费用分担制度、当事人诚信义务、真实完整义务,以及诉讼促进义务等问题进行配套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