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33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703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21.
评论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时,人们常常看到“含泪的笑”这种说法。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运用“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手法塑造了众多集喜和悲、美和丑、滑稽和崇高于一身的不朽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末世人心不古,世风浇薄的痛心状况。寓庄于谐的手法使读者为《儒林外史》的诙谐和调侃解颐的同时,又为它的深刻和悲悯而感伤  相似文献   
122.
晚明易学家来知德继承并发展了汉宋易学,阐扬了以象解易的原则与方法,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的易学说.本文从研究来氏易学思想特色入手,分别从"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来阐明其易象学思想,并阐述来氏象数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观点,从而揭示来氏易学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其易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3.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个人幸福的核心在于两个基本概念:“过日子”与“做人”。  相似文献   
124.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认识论意义作了重点研究,本文作者在承认其认识论意义的基础上,大胆谈了自己对知行观伦理化特征的看法。文章以知行观的形成、发展为线索,以历代哲人(既有唯物论者又有唯心论者)的知行观为论据,论证了知行观的伦理化特征:道德认识、道德实践、道德修养、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等,并探讨了造成这一史实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5.
读老札记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探讨的是两种对立的认识: 一是有限世界的局部认识, 亦即相对的片面有限的认识; 二是无限世界的整体认识, 亦即绝对的普遍无限的认识。关于这两种认识的不同和差异, 以及二者的转换和联系。从中使我们看到老子相对论与辩证法思想的智慧光芒, 及其自我封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6.
今日<楚辞>篇次所见之系统主要有<楚辞释文>本及今本<楚辞章句>本两种.比较而言,<楚辞释文>本近古,但也非原貌.其中主要表现在<天问>的篇次归属上,根据<楚辞释文>本及今本<楚辞章句>本,<天问>篇次皆居于<九章>等前.但根据<楚辞>文本及王逸今本<楚辞章句>之内证,可以证明在王逸<楚辞章句>古本中<九章>等篇次当在<天问>之前.而据此在<楚辞释文>古本基础上重新厘定的新的<楚辞章句>古本篇次较之<楚辞释文>本与今本<楚辞章句>本都要显得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127.
罗近溪哲学的主旨并非仅仅在于其对所谓“赤子之心”的发明,也并非可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求仁为宗”,而那种近溪学说“近禅”的说法则更是流于对其思想的不可原谅的误读.与所有这些解读不同,一种更为深入的分析表明,其主旨应体现为近溪思想作为泰州学派“身道”的真正光大者,在把身体的“亲亲”之知体还原为“生生”之本体的同时,还与此一致地把整个世界理解为“身向家的生成”这一生命谱系的衍化活动及衍化过程,从而开显出中国哲学思想所特有的“家本”的理论深髓.这使得近溪学说的推出既可视为一种“后理学”意义上的对中国哲学的理论开新,又直续《易》、《礼》,代表了在中国文化业已步入“家道中落”乃至“无家可归”的历史境遇之际,新一代思想家对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宗亲之道”、“宗法之道”的历史回归.  相似文献   
12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独立的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增长和价值形成中起巨大的作用,收入分配应与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贡献相适应,按知分配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体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9.
忏悔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在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有意思的是,忏悔一词却被义净批评为对相关梵文概念的讹译。其实,佛经传译中土前中国尚无忏悔一词,翻译家们亦非不知梵文忏摩与阿钵底提舍那的含义,他们是为了表达方便而以音义合译的方式新创了忏悔一词。忏悔与戒律有关,由于戒律可以分为有相戒与无相戒两种,忏悔也可以分成有相忏悔与无相忏悔两种。禅宗传授的戒是无相戒,其修行的忏悔自然是无相忏悔。无相忏悔的理论依据是万法自性本空的思想,其实践内容包括知所犯错、观罪性空、除灭罪过、彻底放下、永不再犯和念念牧牛等环节。在佛教中,无相忏悔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是最彻底、最有效的改过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好学近知,力行近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治理的经济目标与道德伦理目标、文明社会目标和谐互动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正体现了一种求真创新、为人师表、追求卓越人生的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弘扬校训精神有机结合,切实推进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基本道德感情,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生心中扎根,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