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8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2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32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472篇 |
理论方法论 | 63篇 |
综合类 | 1541篇 |
社会学 | 90篇 |
统计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117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复习应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三个一工程,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72.
无意是儒家传统的修身工夫,嬗变至中晚明愈发精微邃密。邹元标在王阳明的基础上提揭无意为圣人之学、《大学》之要。无意不仅是诚意工夫的圆熟状态,蕴含着“诚”的本质内容,而且是良知无执不滞的自然流行,表现为“无工夫中之真工夫”的作用形式。邹元标通过将无意与慎独互释,凸显慎独作为本体工夫动静一贯、体用一源的意涵。他还提出知止为《大学》之功,以性正心,以至善性体扶正茫荡之心;以无化有,强调“止而无止”才是真知止。要而言之,邹元标的无意工夫以自然明觉、真诚恻怛为根基,以生生一体的至善境界为旨趣。相较于刘宗周标举未发之中,邹元标更为偏重已发之和,他在由心转性的思想背景下倡扬修悟双融、坚守心性合一,旨在彰明阳明之真义,救正良知学。 相似文献
73.
唐代“解曲”自西域传入,与中原传统音乐融合形成了解曲式曲体。作为一种不循中国音乐传统且能充分抒发情感的音乐表达方式,从音乐角度审视,解曲式曲体具有对比结构的形式美特征;从思想角度审视,解曲式曲体则具有兼容并蓄的多元审美风韵。对解曲式曲体特有风格的研究是隋唐音乐审美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解曲式曲体的运用对于丰富我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4.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刑名为前提的无为而治;王弼站在本体论的高度将黄老无为和名教有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无”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发展演变,已从一个普通的哲学语词上升为万物之本体;“无”主要涉及生成论、认识论、治国论、本体论等方面,这些哲学思想因为“无”而更为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5.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井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天”和“知天”作为人的合理且积极的作为的组成因素。两者又指向井内涵于“制天命而用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6.
77.
《中州学刊》2010年1期发表的常法亮《开元天宝间王维行迹考》一文,由于作者不谙唐代的有关典章制度,以及存在着文献学功底欠缺、想当然下结论、没有读懂原诗等多方面的弊端,因而所分析的王维入蜀游、知南选、受制出使南阳等开元天宝间的行迹,全为错误。文章就该文的这些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了评析,有利于参考。 相似文献
78.
本文证明了下面方程的广义解u∈(a,G)∩L∞(G)在G的Holder连续性。关于A和B,要求满足如下的结构不等式。 相似文献
79.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凸显了一种历史的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原则。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讨论了带连续时延神经网络的Hopf分岔现象。对于强核和弱核的情况,利用平均时延作为分岔参数,证明了模型经历了Hopf分岔过程。在带弱核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了分岔周期解稳定性准则。给出了一些数值例子,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