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7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管理学   2932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498篇
人才学   839篇
人口学   125篇
丛书文集   5547篇
理论方法论   936篇
综合类   12192篇
社会学   2013篇
统计学   433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2335篇
  2013年   1577篇
  2012年   1757篇
  2011年   1813篇
  2010年   1652篇
  2009年   1769篇
  2008年   2120篇
  2007年   1443篇
  2006年   1160篇
  2005年   1137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843篇
  2002年   697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北京崇文门外菜市口16号(现广渠门内大街207号)为曹雪芹帮居,已被证实。菜市口本为曹家北京旧宅。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雍正时期档案载:曹雪芹的叔父曹颊任江宁织造时,因骚扰驿站、亏空库银、转移家中财物而获罪,受到抄家、革职和枷号的惩处。曹家在江宁(南京)和北京的家产人口全赏给了接任的江宁织造隋赫德。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CKO的职责及素质要求,分析了CKO和CIO之间的关系,提出了CKO人才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03.
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知识构成,而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构成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比显性知识更为重要的价值体现。为此,体育教师要全面了解隐性知识的内涵、充分认识隐性知识建构的价值及其建构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4.
意义心理学:僭越二元论的新的积极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也是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元理论。正因为如此,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一直试图解决它内在固有的问题。历史上试图解决其问题的主要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尝试,但它们不仅没有解决二元论存在的问题,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混乱。这就更加激发起人们超越二元论的欲望。意义心理学对之作了进一步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对心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传统节日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民俗历史知识宣传、普及的滞后性,使我们对一些民族传统节日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以中秋佳节为例:在金桂飘香的中秋游园及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了所谓的“唐韵中秋”、“贞观中秋”一类标语。但是,唐代的中秋究竟如何?在唐太宗贞观时期民间是否已经出现欢庆中秋的盛况了呢?  相似文献   
106.
蔡梅良 《船山学刊》2005,(2):119-121
旅游行为的出现,并非从现代才开始,它们可以被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旅游活动出现最早,参加人数最多和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中,一直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读书人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并将"行万里路"与探寻知识、追求真理的远大志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由于社会各阶层与旅行性质的差异,对不同类别的人的出游活动则有着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封建帝王及皇室成员外出巡幸天下,被称作"巡游"或"宸游";此外,还有士大夫阶层远途赴任离任过程中的"宦游";文人学士探奇揽胜过程中的"漫游";宗教僧道行踪不定的"云游";政客与哲人四处宣扬道德观念的"周游"等.在古代种种旅行和游览活动中,中国关于朴素的旅游地理论述广泛出现在诗词、歌赋、散文、游记、专著等各种古代文献中,文入学者们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有关各地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07.
前人对<山海经>姑媱之山"草"的诠释,常常只抓住"服之媚于人"的致媚性能而忽略了其叶,其华、其实等植物特征."草"虽为"媚草",但并非媚草类的通称."草"亦非"灵芝".在先秦文献中"芝"并无神秘意义,"芝"被神化肇端于神仙方术家,谶纬之学将其神学符号化.李善注引宋玉<高唐赋>云:"精魂为草,寔曰灵芝",反映了战国后期神仙方术思想对楚文化的影响,是楚地原始巫风自然神崇拜向神道设教的圣物崇拜转化的一种表征.本文尝试将其致媚性能与植物形态结合起来加以考释,从而提出草即淫羊藿.  相似文献   
108.
傣族龙图腾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有龙的子孙之说。相关资料证明,“龙”与傣民族图腾之来由亦有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可以揭示出各民族宗教艺术融合中产生的多元化变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9.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通过具体实例讲述了在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积累和应变能力的应用。强调专业课 教师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等方面的积累,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应变能力,以培养高素质 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0.
渴求知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们想方设法地探求知识,而当理性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就借助于经验。经验是虚弱得多、档次低得多的手段,但真理是那么伟大,我们要追求它,就不该摈弃任何可以用于追求的手段。理性呈现出许多的形式,让人眼花缭乱不知谊如何选择,而经验的形式同样错综复杂。对事情进行比较得不出什么确定的结论,因为事情从来都没有什么相似可言。事物与事物之间更普遍存在的。是它们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相似性并不像差异性那么常见。大自然也不例外,差异性是其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