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3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管理学   2957篇
劳动科学   107篇
民族学   372篇
人才学   846篇
人口学   171篇
丛书文集   3699篇
理论方法论   699篇
综合类   10032篇
社会学   1863篇
统计学   483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2071篇
  2013年   1347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489篇
  2010年   1346篇
  2009年   1500篇
  2008年   1758篇
  2007年   1181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902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阐述在知识挖掘中数据仓库较传统数据库的优势;诠释如何利用数据仓库挖掘知识;简介数据仓库中知识挖掘技术及工具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影视类型”可追溯到文学理论中用于分析通俗小说的“类型”概念,与“文类”和“文体”等概念有所区别,是涵盖更广的叙事传统的一部分。起源于商业活动,“影视类型”是将大规模观众的叙事期待满足与影视产品的分类特征相联系的一套惯例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反复使用的“文本图示”转化为稳定有效的盈利模式。通过考察一些典型的类型电影和剧集可发现,类型生成机制形成了“边界清晰的类型”“类型元素”“泛类型”“亚类型”等细分概念,从而成为大众文化场域的共识性约定,以及集体性文化生产的规范系统。“影视类型”概念蕴含着从结构主义到观众心理学的深厚理论内涵,“类型”既是符码指涉系统、心理认知图式,也是原型神话展现与欲望表达。“影视类型”是一种对影视文本进行深度阐释的理论范式,但首先是与影视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支撑和指引商业运转的实用型理论。更加深入地理解类型理论的多重内涵,对我国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6.
俞婕  刘洁 《社科纵横》2007,22(11):177-178
英语倾向使用综合型表达法,通过派生词,转类词,和单纯词的使用来表达一个复杂意义,是较汉语词化程度更高的语言。而汉语倾向分析型表达法,多使用短语和句子来表达复杂意义。倾向于不同的表达法的原因与语言形态发达程度,文字类型以及词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7.
大学文化建设目前已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但必须看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元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当今的大学文化建设氛围相对过去不那么"纯粹"了.在当今的高校精神文化中,有三种力量不可忽视:社会主义大学的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虽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影响也不一样,但都不能独尊或忽视.正确评价三种文化的现状及其影响,是搞好大学文化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78.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对解决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需求,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健全知识体系架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掌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知识,渐进式地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深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新工科背景下和专业认证要求下环境工程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79.
孙天慈 《天府新论》2024,(3):145-155
知识数字化传播使网络科普成为部分学者的选择,学者向“网”发展在获得影响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学者身份边界的反思。本研究以B站学者UP主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对多轮访谈的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以身份建构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分析学者向“网”发展的身份调适与集体形象。学者UP主具有复合身份,新的身份边界正在出现。从“纯粹学者”到“学者UP主”的身份调适呈现“回退”“求变”“调和”“融合”的个体差异,在不确定性背后隐含着集体形象的群体性建构。学者向“网”发展既形成了突破体制框架、适应数字传播的集体观念,又秉持珍视学术自由、遵守专业规则的价值规范。拥有复合身份的学者UP主策略性地处理学术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隔,向“网”发展而始终“感觉自己是学者”,亲近网络文化而又“反市场化”,保留着学术身份的底色。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