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6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79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551篇
社会学   253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费尔巴哈批判了思辨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与你”的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既不从物质实体出发,也不从精神实体出发,而是从“我与你”的关系出发,是一种关系本体论。“我与你”的关系根本上就是“我与你”的对话,所以,“我与你”的关系本体论与对话辩证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2.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宗教对话越来越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宗教对话不仅是一个关乎教义和理论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苦难和责任的伦理实践问题.基于全球苦难和全球责任的伦理实践构成了新的宗教对话的出发点、动力和支柱.事实证明,伦理实践的宗教对话在现实世界是可行的和富有成效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关于和谐社会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王军(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以下简称“王”):最近中共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系统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且提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的命题。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994.
文化交往中的公理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何一个文化理念的产生,都必然有一个背后的文化支撑,体现了一种集体性思考,并在历史的积淀中,以稳固的具有本文化特质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种“文化三段论”。作为其公理基础的是本文化历史形成的价值判断。但如果把这种具有本文化特征的价值判断张扬为“终极公理”,会导致文化短视与狭隘的自负,影响正常的文化沟通。因此,有必要在文化交往过程中消除这种“终极公理”,而消除它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合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王志成  思竹 《浙江学刊》2002,(4):102-109
本文对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的关系作了系统梳理。认为三类不同的宗教多元论可以在三个层面促进宗教对话混合多元论适用于人性层面的宗教对话;理性多元论适用于理性层面的对话;灵性多元论适用于灵性层面的宗教对话。  相似文献   
996.
一黄宗英的文章《我亲聆罗稷南和毛泽东的对话》在《南方周末》(2002年12月6日)等报刊发表以后,许多人奔走相告。一篇短文的发表成了一件震动社会的大事,按说是奇怪的。近50年前的旧事了,我的伯父罗稷南在1957年7月7日问了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主席做了一个假设的回答:“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不是不说话就是关在牢里了。”一个假设引起这样大的震动是值得思考的。其实,罗稷南提出的假设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问过一次的怪问题,是许多中国人在不同时候都曾经问过的老问题。鲁迅去世已经68年了,中国每到了一个重要时刻都…  相似文献   
997.
生死问题是人生面对的首要问题,人为宗教更是将生死问题作为其学说的核心内容加以探讨。道教与伊斯兰教作为两种人为宗教,在解释生命创造的问题上,两者看法不同,道教认为人是由“道”派生的。伊斯兰教则认为,真主——神创造人类。不过,在生死问题上,道教与伊斯兰教观点也有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认为神对于人有绝对支配权,都极为珍视人的生命,它们对待现世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待死亡的观点也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8.
王文华 《河北学刊》2003,23(3):117-121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实现在传统、西方与当代之间文艺理论的多元对话.  相似文献   
999.
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缘何相互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学界普遍认为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互相排斥,且前者取代了后者,本文挑战了这种流行观点,指出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诗学(形式叙事学的主体)在过去的20年中实际上一直相互依存,两者之间存在互为滋养、相互促进的三重对话关系。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和认知叙事学入手,澄清了不同种类的叙事学研究与读者和语境的不同关联,并区分了叙事结构的文类功能及其在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王楷文 《天府新论》2022,(4):152-160
短视频中的音乐形成了操纵短视频生态秩序的“霸权”。通过翻红旧曲的改编能够看出原有声音如何在新的编码方式中被赋予新的文化政治意涵,厘清短视频中的声音在编码中契合了怎样的秩序,并最终明晰音乐霸权的内在逻辑。在旧曲改编中,商业流行曲以“去噪”的方式制造出“本真性”幻觉,土味歌曲则利用“增噪”制造出宛若音乐现场一般的幻觉。不同的编码方式都使得旧曲原有的现实意义被撤销,歌曲变成了在短视频内部自嗨的空壳式氛围音乐。实际上,短视频创造出“元宇宙”式的虚拟现实效果,音乐代替影像发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让人们沉浸在另一套虚拟的感官逻辑中,却对影像真正传达的现实置若罔闻。这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算法时代文化工业运作的新状况,即不依靠外部统一秩序规训主体,而是制造与人的感官直接相连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